大學生入伍,為什麼有的是士官甚至是軍官,有的卻是義務兵?

如果你喜歡更多好看的文章,請關注:

公 眾 號:七星軍綠

今日頭條:軍綠七星


國家歷來對軍隊的建設非常重視,軍隊的改革也越來越深入。近年來,國家更是大力征召大學生入伍。但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同樣是大學生入伍,身份可能完全不一樣,有的是會成為士官甚至是軍官,有的卻只是義務兵?這是為什麼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我國的兵役政策。


1 應徵入伍

應徵入伍,成為一名義務兵

應徵入伍,指的是部隊從大學裡招收義務兵,高職(專科)畢業生應年滿18至23歲,本科可放寬到24歲。這些大學生士兵入伍後,需要服兩年義務兵役。顧名思義,義務就是身為公民應當履行的職責,所以他們只能領津貼。而且,入伍後授予列兵軍銜,是戰士裡軍銜最低的一級。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學生大學沒有畢業,也能保留學籍,入伍服兵役,服完兵役後再回去繼續讀大學。

大學生入伍,為什麼有的是士官甚至是軍官,有的卻是義務兵?

2 直招士官

直招士官入伍,成為一名士官

2009年開始,軍隊為了加強自身建設,開始面向大學畢業生直接招錄士官,大學生進入部隊不再直接獲得軍官身份,只是士官。直招士官,是指軍隊每年從高校中招收士官,主要是招收部隊需要的一些專業人才,算是職業軍人,實行士官管理制度,有工資、有保險,而且工資待遇並不低,也有機會轉為軍官,士官到一定年限,可以轉業安排工作。

大學生入伍,為什麼有的是士官甚至是軍官,有的卻是義務兵?


3 特招入伍

從地方特招專業技術人員入伍,在部隊擔任相應職務,或是相關技術專業軍官職務。專業和院校都有相應要求,本科入伍直接授予副連職中尉,研究生入伍授予正連職上尉,博士生入伍授予副營職少校。學歷越高,起點越高。不過,特招大學生入伍的比例會逐年減少,除了專業技術人才,都以軍校生為主。工資+地區性補助,如果是在高原地區,這個地區補助是比工資還高的。

大學生入伍,為什麼有的是士官甚至是軍官,有的卻是義務兵?

目前,這三種類型的大學生入伍都同時存在,相當於軍隊的需要不同,進入後的身份待遇就不同。最多的肯定是徵召大學生服義務兵役,這在後續應該是徵兵的主流,是公民應該履行的義務。但義務兵役畢竟只服役兩年,不利於軍隊人才的穩定,所以針對部隊需要的人才,面向大學生招錄士官,成為職業軍人,可以為部隊穩定輸送人才,也可以留住人才。針對部隊特別緊缺需要,或者保證部隊指揮隊伍結構合理,面向重點大學招收一些高層次人才,直接成為軍官,補充進指揮體系。

所以,雖然同樣是大學生入伍,但由於部隊的需要不同、目的不同,會導致身份待遇完全不同,這也是現代軍隊建設的需要。

大學生入伍,為什麼有的是士官甚至是軍官,有的卻是義務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