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全省“技改”排頭兵!“威海智造”底氣何來?

初春的威海,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企業智能生產車間燈火通明、加速生產,一個個重大項目落地生根,一條條高科技生產線開動運行……戰“疫”同時,技術改造、復工達產的集結號早已吹響,全市趕超跨越、爭相發展的勁頭十足,處處湧動著蓬勃的朝氣。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全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工程衝刺發力的一年,也是我市“三年實現大變化”的關鍵之年。市工信局迅速貫徹落實全市“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年”動員大會精神,著眼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推動全市制造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大力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努力打造“威海智造”典型,爭當全省乃至全國企業技術改造領域排頭兵。

抗疫保供 彰顯“威海製造”底蘊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年的春天變得如此不同。1月24日晚,全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山雨”欲來,裹挾著恐慌,如何應對?

  疫情發生後,市工信局全員結束休假,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生產保障領導小組,抽調全局精幹力量分赴各區市重點企業,保原料、保配套、保生產,第一時間建立了市區兩級工信部門24小時聯動協調機制。

爭當全省“技改”排頭兵!“威海智造”底氣何來?

  “越快越好,疫情防控期間,必須做到批量生產!”春節前夕,威高醫用材料有限公司接到這樣的指令。但企業此前並沒有太多生產一次性醫用防護物資的經驗,時間緊、任務重,沒有原料、沒有設備、沒有熟練工人,生產工藝也不熟悉。

  緊急時刻,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範圍內緊急調集壓條機等急缺設備和人員集聚威高工業園區,文登福鋮製衣有限公司得到消息後,放棄現有訂單,拆卸相關設備,送到指定工廠。從接到消息拆裝設備到裝車,只用了短短40分鐘。

爭當全省“技改”排頭兵!“威海智造”底氣何來?

  2月9日,幾乎在同時,迪尚集團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也在連夜配置醫用防護物資生產線。第二天,擁有5條生產線的迪尚醫用防護物資生產車間便告落成,第一批班組的60餘名工人到崗到位,隨即進行一次性醫用防護服樣品的生產。

  市工信局派駐駐企員迅速協調區市幫助迪尚解決口罩1.5萬隻、消毒水1噸,會同有關部門解決職工返崗、原材料供應、生產設備搬遷及調試等一系列問題,推動醫用防護服生產線儘快投產達產……

爭當全省“技改”排頭兵!“威海智造”底氣何來?

  從籌劃到初步建成,兩個醫用防護服工廠僅用24小時,在政企協力、全民動員下,在非常時刻的非常“轉產”中實現,用實實在在的成效詮釋了“威海速度”“威海效率”。

  廣泛動員、高效推動之下,更多的企業迸發出強烈擴產轉產的意願。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20家企業主動適應市場需求積極擴產、轉產口罩,產能快速提升,預計4月份將達到200萬隻,是年初產量的6倍以上。

  我市第一時間組織企業擴產轉產,有效保障市內企業和群眾防疫物資需求,也為國家和省調配防疫物資貢獻了威海力量。這主要得益於威海工業基礎門類比較齊全,擁有37個工業行業大類(全國41個),其中製造業29個(全國31個),從基礎材料、生產設備到防疫物資生產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政企協力、通力合作,在疫情大考面前完成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硬核”舉措 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

防控疫情是大戰,也是大考,疫情之下抓住經濟更是必答題!

  威海鴻宇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是一家2016年就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企業,市工信局會同經區管委、市有關部門第一時間幫助企業解決原材料短缺、消毒用品不足、交通出行不暢等難題,經區投入300萬元應急週轉資金,推動企業4條生產線快速復工投產,重新煥發生機。

爭當全省“技改”排頭兵!“威海智造”底氣何來?

  然而,這並非是疫情期間的特殊對待。實際上,在威海,每個月超1000家規上企業都會迎來一場特殊的拜訪。

  從2019年10月開始,我市成立威海市工業運行指揮部,每月組織區市對1079家規上企業進行逐一走訪,調度企業困難問題、技術需求、資金需求、產業鏈配套“四張清單”。截至目前,累計梳理彙總“四張清單”信息1600餘條,其中困難問題192個,技術、人才和平臺需求信息321個,資金需求33.34億元,企業供需信息726條。

  對於彙集的問題,則由專人負責溝通對接,分門別類形成問題臺賬,按照職能分工第一時間分發至有關部門及各區市,限期辦結、銷號管理。目前市、區層面已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188個,還有4個需省級層面協調解決的問題已梳理上報。

  針對技術需求問題,我市聯合哈工大(威海)召開了全市校企智力支持對接啟動大會,同步將321條技術需求清單推送至14家駐威高校院所,推動30餘家企業與高校通過購買服務、聯合攻關、成果轉化、訂單培養等形式開展產學研合作,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針對資金緊張問題,市工信局會同財政、人民銀行、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組織金融機構與企業精準對接,指導企業充分利用威海市“信財銀保”企業融資服務平臺,開展網上融資對接。截至目前,各銀行為71戶重點保障的規上工業企業新增授信7.83億元,發放貸款1.33億元。

  針對產業鏈需求,市工信局先後對全市23家“鏈主”型企業產業鏈配套情況開展“解剖麻雀”式調研,有針對性引導市內企業開展配套合作。圍繞裝備製造等細分行業開展產業鏈對接交流活動,推動16家單位簽訂產品配套或協同創新合作協議,20餘家企業找到新的合作伙伴。

  一系列“硬核”舉措,讓企業吃下了定心丸,解決了他們復工的後顧之憂,激發了實實在在的幹勁。截至目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99.9%;返崗職工23.7萬人,返崗率91.4%。根據國網山東電力公司分析顯示,全市復工率和復工電力指數均居全省前列。

技改創新 引領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贏高質量發展攻堅戰,根子在產業,關鍵在技術改造。

  3月23日,在威海海馬地毯生產車間,數十臺編織機已經運轉起來,有節奏的編織聲不絕於耳,工人們有的在編花、有的在換線,井然有序進行著生產。通過機器換人企業技術改造,減少勞動用工800多人、生產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全員勞動生產率由改造前的年人均產值37.4萬元提高到了76.7萬元。

  類似的例子在威海的企業中不勝枚舉。作為老式機械加工型企業代表的威達機械,低成本高檔數控機床關鍵功能部件數字化車間將生產效率提高6倍以上;作為先進裝備製造業企業代表的天潤曲軸,以PDM為系統集成平臺,實現企業產品訂單、設計、開發、工藝信息、質量信息的集成及共享,提高生產效率33.43%……初步統計,截至目前,2020年全市百項重點技改項目,開工率92.1%,累計完成投資佔計劃投資的29.1%,全市實施智能化改造的企業平均運營成本降低25%以上、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

 當前,全球製造業正加快邁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時代,智能化改造已成為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威海將以此為“綱”,將智能化改造作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從政策引導、技術創新、平臺支撐等方面構建起全方位的智能化改造推進體系。

爭當全省“技改”排頭兵!“威海智造”底氣何來?

  信心從何而來?

  信心來自精準的政策引導。為此,我市先後出臺了《威海市智能製造專項行動計劃(2017—2020)》《威海市市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認定辦法》《威海市實施新一輪高水平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 年)》《關於支持先進製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圍繞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激發了企業自主升級改造的動力。

  信心來自技術創新的強力支撐。當前,我市正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智能製造試點和示範應用,引進培育一批高層次智能化改造工程服務商,搭建對接交流平臺,為企業智能化改造提供有力的信息和技術支撐。

  信心來自公共平臺的服務保障。深入落實《關於加快5G網絡建設 推動5G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支持5G網絡“新基建”,全力推動行業應用和相關產業發展。依託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二級節點建設,重點推進行業雲建設和服務,推動傳統產業與信息化的融合發展;推進落實《“企業上雲”行動計劃》,選定一批重點企業,緊扣關鍵工序,採取網絡協同製造、個性化定製等新模式,全面推進特色雲平臺建設……

 春天已至,威海工業煥發勃勃生機。理念在轉變,質量在提升,後勁在增強,活力在釋放,環境在優化……攻堅突破的關鍵是落實、是行動!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正推動“威海製造”向著高質量發展之路加速邁進。(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李森 通訊員 李曉民 蘭鵬曉 王力召/文 楊正/圖 部分照片由市工信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