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安化縣85後海歸潘海闊變身“新農民”

益陽安化縣85後海歸潘海闊變身“新農民”

益陽安化縣85後海歸潘海闊講述自己返鄉變身“新農民”,潛心建設家鄉的故事。

紅網時刻4月1日訊(通訊員 李海軍)近日,《世界看湖》欄目陸續推出了《湖南我懂你》第二季系列節目,其中,益陽安化縣85後海歸潘海闊向外籍“鄉村體驗官”講述了自己返鄉變身“新農民”,潛心建設家鄉的故事。

潘海闊回國前曾在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從事雜交水稻實驗及推廣,獲得當地政府嘉獎。2012年回鄉後,他看到家鄉的茶園荒廢、野生獼猴桃爛在山裡,決定帶領村民走不一樣的發展路子,用最好原料做出最好的茶。

為保證茶葉品質,潘海闊堅持不施化肥、不打農藥,讓茶葉自然生長。因芙蓉山海拔高,潘海闊自己購買無人機,觀察高山茶場茶葉生長情況。在政府扶貧政策的支持下,潘海闊整合老茶園286畝,開發新茶園600畝,並多次回母校湖南農業大學請教茶葉專家,同時尋訪各地製茶大師學習製茶手藝,教茶農有機種植技術和採摘標準,研製高端產品。通過整合村內茶葉合作社、茶企和茶農,潘海闊成立安化新農民茶業有限公司,統籌發展芙蓉山茶產業,使得芙蓉仙茶聲名遠揚。

除了堅持發展茶葉,他還致力於發掘芙蓉山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將家鄉的美景和特產拍成照片在網上宣傳,推動旅遊發展,以前爛在山裡的野果皆變廢為寶,臘肉、黃金菜等土特產網絡訂單火爆,慕名來芙蓉山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

“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的年輕人用自己的知識、技術來造福家鄉,只有家鄉發展了,才能讓教育更好,才是個繁榮的農村。”這是潘海闊的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