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必學的哲理課,懂得"不可控制",從根源上防止娃太任性

任性"一直是我們教育孩子中最難以解決的一個問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有時候我們很難說清楚孩子到底是為什麼而任性。

但是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我們一直提倡的是儘早的給孩子教授一些積極的思想,無論是思考問題的方式,還是情感與性格,我們都希望家長能夠多理解孩子一些,在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家長也能夠讓孩子多瞭解自己。

孩子人生必學的哲理課,懂得

家長制止孩子"任性"卻屢屢失敗

譬如這個關於"任性"的問題,很多家長會發現不能夠對孩子百依百順,要讓他們明白家長不會全部滿足他們的需求。

但是孩子在面對這樣直白的拒絕時,大多數時候會哭鬧不止,尤其是年紀越小的孩子,躺在地上蹬腿兒耍無賴大哭大鬧,讓家長覺得心疼。

還有那種拿捏準了家長心態的孩子,會故意在外出的公共場合下大哭大鬧,讓家長覺得又心疼又尷尬,最後只能向孩子妥協。

前段時間我在網絡上看了一個教育節目,育兒師幫助一位寶媽教育"熊孩子"。

這個孩子就是屬於那種特別任性的類型,每次和寶媽出門想要買零食而寶媽不給買的時候,孩子就會撒潑打滾又哭又鬧,引得無數路人圍觀,這孩子甚至會用腦袋往地上猛磕,用傷害自己的行為向寶媽示威。

孩子人生必學的哲理課,懂得

一開始寶媽很討厭他這樣的行為,堅決不給他買零食,甚至堅持了半個小時,但是這孩子也特別有毅力,能一直在地上打滾。

最後寶媽實在是受不了了,"熬不過"這孩子,最後只能給他買了那個零食。

像這樣的案例在現實中比比皆是,之前還有的熊孩子實在是太過分,當街掐住母親的喉嚨,被路人抓拍了照片發到網上,很多家長對此都很鬱悶:孩子這麼有毅力地鬧騰,家長究竟應該如何教育他呢?

壓制型教育實屬深化矛盾,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

在上面所提到的事件中,育兒師幫助寶媽教育孩子的方式在我看來非常強硬,她給出的方法就是"耗",讓寶媽和孩子比一比誰更有耐心。

就是在大街上,寶媽可能覺得太丟人,沒辦法和孩子"硬剛",但是在家裡就可以專門抽出時間來。

育兒師讓寶媽和大哭大鬧的孩子耗了很久,用冷漠沉默的方式等待著孩子平靜下來,最終成年人"戰勝"了熊孩子,然後讓寶媽給孩子一個擁抱來結束這段教育。

從表面上來看,這次的教育是寶媽"勝利"了,但是很多資深教育與領域的研究者們不太贊同這位育兒師的教育方式。

現實中也有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採取了這種方式,覺得不論是什麼理由,孩子大哭大鬧,躺在地上耍賴就是不對的,家長完全不應該妥協,更不能給他們好臉色看。

其實這種應對方式屬於"壓制型"的教育,當孩子選擇了一個錯誤的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時,家長的"硬碰硬"從本質上來講其實和"賭氣"並沒有多大差別。

孩子人生必學的哲理課,懂得

我們來仔細想一下,"賭氣"用語言解釋來解釋一下潛臺詞,就是"你居然敢那樣做,那我就這樣做!"

而家長冷漠式對待熊孩子的打滾,潛臺詞也就是"你居然敢撒潑打滾讓我丟人,那你就哭吧,我絕對不理你!"

顯而易見,這兩者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因此這種教育方式一點也不高級,實屬"差勁"的教育方式。

失敗的教育方式往往會引發"後遺症",家長在情緒教育中,如果沒能讓孩子明白道理,沒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緒、合理處理自己的情緒,那麼即便勝利了也只是短暫的勝利。

像上述育兒師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很有可能之後再犯同樣的錯誤。

網友們在看了這樣的節目之後,也表示像她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其實很多家長也做過,結果一點也不好,孩子再犯的概率非常大,後來家長就只能揍孩子了。

在節目中那位寶媽接受了育兒師的幫助卻一臉的不耐煩,可見她曾經可能也對孩子進行過這樣的教育。

孩子人生必學的哲理課,懂得

那麼很多家長可能就好奇了,難道我們對這種撒潑打滾的熊孩子真的一點處理辦法也沒有嗎?其實不然,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明白一種名為"無奈"的情緒。

世事不盡如人意,多的是"不可控制"的無奈

其實孩子們一開始並不是天生就有這種愛撒潑打滾的"熊"脾氣,上述的這個節目中也提到了,其實寶媽單親帶孩子,所以一直覺得虧欠孩子,希望對孩子好一些。

我們現實中把孩子養的特別"熊"、特別任性的家長,也往往是因為嬰幼兒時期對孩子太好了,幾乎是做到有求必應的地步。

孩子的需求一直被家長滿足,幾乎不會遭受什麼需求上的挫折,因此當他們慢慢長大的時候,就不太能夠接受自己被家長拒絕。

很多聰明的家長會從小就時不時的拒絕孩子的要求,讓孩子明白他並不是可以為所欲為的,這樣的孩子慢慢養大了,就不太會出現特別任性的情況,即使有一點任性的小毛病,講講道理也就懂事了。

孩子人生必學的哲理課,懂得

但是無論是養成熊脾氣的孩子,還是稍微懂事一點的孩子,家長都必須要給娃早早進行"不可控制"的教育:

1. 在孩子5歲之前,家長就應當給孩子引入"不可控制"的概念,可以通過一些寓言小故事讓孩子明白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情緒叫做"無奈",有一種不可挽回叫做"惋惜";

2. 當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無法左右的事情感到暴躁和無法接受時,他們往往會陷入情緒的失控,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努力安撫孩子,幫他們穩定情緒,並且讓他們回憶起關於"不可控制"的知識;

3. 給孩子一個發洩情感的過程,告訴他家長可以允許他因為惋惜而悲傷1-2天,最長可以持續3天,讓這種複雜的情緒慢慢消散;

4. 安撫孩子的時候,家長應當明確的告訴他,可以使用一些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悲傷情緒,但是不能夠傷害自己,也不要做出過激的行為,否則家長會難過、心痛,從中激發出孩子對家長的愛意。

我們常說孩子是一種非常情緒化的生物,因為他們年紀尚幼知識不豐富,邏輯建立還在初期階段,我們不可能要求每一個孩子都能自覺地"懂事"、不添亂。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自己的情緒上,這也就導致了他們情緒化、易衝動的特質。

作為家長如果反應太過強硬,實質上就是拒絕接收這些情緒,反而是要求孩子自己去化解自己的情緒,這樣的處理方式明顯是不合理的。

孩子人生必學的哲理課,懂得

有一位教育專家曾經把情緒稱作是孩子的"小怪獸",而孩子就是"小超人",當一個孩子完全戰勝情緒的小怪獸時,他自然也就長大成熟了,這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

"小怪獸"也會伴隨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從和我們為敵到和我們為友,只有找到正確的方式和情緒"共度一生",我們才能夠成為一個成熟自信的人。

我們很多家長其實都還沒有能夠成功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自然就顯得毫無條理可言,只好依託於所謂的家長權威、成年人的架子,給孩子施壓。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家長,我們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