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組織、精細謀劃、精準發力,上派鎮有力有序推進創城工作

2020年是肥西縣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決戰之年、收官之年,作為創城主戰場,上派鎮積極貫徹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疫情防控和文明創建兩手抓,提前謀劃2020年創城任務,緊扣"環境治理有新突破、秩序管理有新舉措、宣傳形式有新起色、活動開展有新亮點"目標,對標對錶,持續推進環境、功能、氛圍、行為四個文明一起抓。現對前期工作彙報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 強化責任擔當

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是對一座城市最高權威、最具含金量的綜合指標,上派鎮將充分調動各村、各社區、各部門力量,努力把創城工作做細、做實、做好。3月16日,上派鎮召開疫情防控暨文明創建工作推進會,印發功能文明建設第一批問題責任清單,共梳理出問題清單113條,逐條分解,責任到社區、責任到部門、責任到人,限期整改、對賬銷號。3月17日,對照問題清單又組織召開城市社區創建負責人業務培訓會,針對問題清單進行現場答疑解惑。鎮中心組、社區包聯幹部下沉社區(村)梳理問題清單,摸排第二批問題責任清單。3月28日,又組織城市社區召開了第二批問題責任清單初審會,針對社區提出的功能文明建設存在問題,逐條進行梳理、論證,制定整改時間表,穩步推進創城工作。

2、 夯實基礎建設 打造亮點特色

上派鎮老舊小區217個、背街巷道42條,已啟動創城小型工程項目建設,造價3萬元以上進行招標施工,嚴格按照創城測評體系提升功能文明。同時,結合上派鎮雨汙水分流工程,對菸草巷、古埂安置點一期等9條巷道、31個居民小區實行綜合改造提升。對14塊拆遷閒置空地,進行集中清表整平使用圍擋封閉,常態管護。根據縣委縣政府要求,上派鎮主動作為,牽頭啟動鎮域範圍內強弱電線重點整治。2020年,上派鎮將重點打造16條特色巷道,一巷道一主題,將居民文化生活融入進巷道提升中,預計6月底完工,目前愛和巷、城南巷、古埂文化巷、公園新村巷等四條巷道均已施工進場,城南巷已完城附屬設施的安裝,預計4月底完工。本著"小投資、求實效、有主題、增亮點"的原則,試點打造特色小區8個,特色樓道78條。為保證工程質量,杜絕施工浪費,上派鎮制定了《上派鎮文明創建功能文明建設小型項目操作守則》,明確項目申報、施工和監管流程。

三、選樹典型示範 弘揚身邊正能量

疫情期間,上派鎮宣傳報道好人好事、典型示範212篇,綠錦社區90後黨員志願者李浩瀾推遲婚禮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堅守26天,愛和社區60後、80後、90後退伍軍人趙賢雲、楊潔、董費翔退伍不褪色勇當疫情防控的"逆行者",三崗村的上派鎮"身邊好人"代表劉東昇主動捐款並請戰疫情防控;衛星社區00後大學生萬卉凝以抗疫一線的父親為榜樣加入疫情防控;上派鎮工作人員90后王康義無反顧走進隔離點開展陪護工作等。截止目前,上派鎮共推報好人線索123條,推報好人事蹟5篇,"綠錦社區'兩參'人員劉啟明的73歲老伴因公交停運徒步十幾公里捐款500元"事蹟被縣文明辦、縣婦聯、縣退伍軍人事務部採用;疫情期間,上派鎮收到社會捐贈的抗疫物資價值約20萬元,上派鎮組織幹部職工捐款110萬元。大難之中必有大愛,上派鎮堅持以身邊事感動身邊人,選樹典型示範,弘揚正能量,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深化志願服務 倡導文明新風

上派鎮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以志願者為主體開展文明勸導、扶貧助殘、禁燃禁放、文藝匯演、疫情防控等各類志願服務32場次。疫情期間,上派鎮招募黨員志願者、大學生志願者、居民志願者、退伍士兵志願者等各類志願者7341人;上派鎮派河春暉理論宣講團,新華社區、金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快板、三句半等形勢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青年社區志願者在疫情期間開展無償獻血活動;上派鎮組織愛和社區、新站社區、四十埠社區、芮祠社區16名志願者在站前路與金寨路、人民路、巢湖路、體育路交口開展為期12天的文明勸導志願服務活動;各村、社區志願者在疫情防控卡點堅守50余天;推報了合肥市季度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分別為最美志願者 青年社區張俊、最佳志願服務組織 四十埠黨員志願服務隊、最佳志願者服務項目 愛和社區"假期輔導班"、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新站社區。

上派鎮廣大幹群勠力同心,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為肥西縣奪取"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最終勝利不懈奮鬥。

通訊員:吳玉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