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日本高分電影,讓一個14歲的少年打敗梁朝偉,獲得戛納影帝!


這部日本高分電影,讓一個14歲的少年打敗梁朝偉,獲得戛納影帝!

《無人知曉》是枝裕和


這部片子我斷斷續續地看完,但是絲毫沒有影響我的觀影感受,很多電影被打斷之後就不想看了,但是是枝裕和的就不會。


是枝裕和非常會講故事:

這部日本高分電影,讓一個14歲的少年打敗梁朝偉,獲得戛納影帝!


這部日本高分電影,讓一個14歲的少年打敗梁朝偉,獲得戛納影帝!


1.不刻意交代背景,慢慢讓觀眾自己發覺,感情會更深刻:


開頭是一個很正常的單親家庭,媽媽帶著兒子搬到新家中,跟鄰居寒暄。直到夜幕降臨,從箱子裡爬出來、從車站領回來,陸續出現一個五人家庭的時候,不正常才慢慢凸顯。沒有明確地交代家庭背景,但是隨著生活地展開,觀眾會漸漸發覺:哦,這是未婚母親帶著同母異父的四個孩子。


2.不直接描述事情本身,而是通過人物的心理、身體去描繪他們正經歷的這件事情:


四個孩子心境的變化,微妙地描述了他們正在經歷事情:逐漸感知被母親拋棄。可以明顯地觀察到,年紀最大的孩子最先感受到,在媽媽還沒有離開時,就可以看出明有意與媽媽疏離,然後是京子,變得敏感、憂鬱。最後才是茂和小雪,但恰恰是他們倆受到的影響最深,茂開始是一個像猴子一樣頑皮的小孩,而小雪活潑可愛。到最後,變得眼神呆滯、行動遲緩,再沒有最初的生機。


除了心理上,無力的生活也隨之摧殘著他們。沒有經濟來源導致沒法吃飯、斷水斷電、無人打掃房間,外面看著是一個很正常的家庭,實際上,四兄妹彷彿蝸居在一個垃圾堆,沒有一個大人。


3.對人物的設定有意義,對環境的刻畫較精準;


如果說片中的母親是一個窮兇極惡的可憐女人,那這個故事並不見得精彩,頂多就是一個社會新聞。但是是枝裕和塑造了一個天真善良的女人。她拋棄了孩子,可是她把孩子教育得很好,從生活細節不難看出孩子們是有教養、有尊嚴的。哥哥明即使沒錢吃飯,也不願偷、不願要女同學援交的錢、不願再去找小雪的生父、甚至在撥通母親的電話後,不願說話。這一點很難得,她從來沒有苛刻對待過這四個不被父親承認的孩子。也正因如此,被母親拋棄後,他們的傷害才異常深。


是枝裕和對環境的描寫,非常自然,也非常到位。兄妹四人在陽臺上種下種子,母親走後,長成一片雜草,高高的、凌亂的,與當下的生活極為貼切。


4.用平淡的“語言”描述殘酷的事情,並在殘酷中找到溫暖的東西。


故事的本質是非常殘酷的,可以拿到社會新聞頻道播出。但是是枝裕和的表達,裡面有溫暖的、治癒人心的東西,譬如哥哥明冒充媽媽給弟弟妹妹準備聖誕禮物、在小雪病危時給她買很多她最愛的糖、即使知道媽媽不會回來還是陪著小雪去車站接媽媽……包括結尾兄妹三人,在日頭下照常過著日子。


(小雪真的很可愛,這樣的女兒為什麼不要?!狗男人哼!柳樂優彌羞澀的笑容我真的愛!也因為這部片子,擊敗了梁朝偉,14歲就拿到戛納影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