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律性”差?利用“四葉草法則”,不焦不躁養出自律娃

一個人身上會有很多優良品質,自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不難發現,很多優秀的孩子從小就十分自律。很多家長都想把孩子教育成一個自律的孩子,卻不知道該怎麼做,那麼一起來試試“四葉草法則”吧。


孩子“自律性”差?利用“四葉草法則”,不焦不躁養出自律娃

什麼是“四葉草法則”

1、 提前約定

孩子似乎都有些反感父母突如其來的安排,不明白父母為什麼不問問自己的意見,當父母想讓孩子幫忙做一件事時,可以提前與孩子約定好,詢問孩子是否有時間,這樣的約定能讓孩子在心中有一個完整的概念,並且能讓孩子養成負責任的習慣,做事的效率會更高。


孩子“自律性”差?利用“四葉草法則”,不焦不躁養出自律娃

2、 制定目標

父母讓孩子做事時,不單是要孩子完成這件事,還要讓孩子明白做這件事是為了達到什麼目標。比如很多家長只會對孩子說“趕緊洗漱”,卻沒有告知孩子要在多少時間內達到什麼樣的清潔度,回頭會發現,孩子還在玩水呢。孩子沒有了目標,只會一拖再拖。


孩子“自律性”差?利用“四葉草法則”,不焦不躁養出自律娃

3、 有限選擇

一個成年人,對於選擇題和解答題更傾向於做選擇題,何況是一個孩子?孩子的心智遠不如大人,對於一些選擇面太廣的事情,他們無從下手找到正確答案。父母在孩子尋找答案的途中,可以給孩子幾個方向,讓孩子的思維能夠快速選擇,這樣會事半功倍。

4、 認可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大人的肯定,如果孩子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事,卻沒有人給予他肯定,那麼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父母在孩子成長期間,不要吝嗇誇獎,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可以讓孩子更有動力去發掘未知的事物。


孩子“自律性”差?利用“四葉草法則”,不焦不躁養出自律娃

有的時候,任憑家長磨破嘴皮,孩子可能都無動於衷,反而是孩子自己領悟之後,會更有行動力。有時,教育也要藉助工具。一套德國引進的《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用繪本的形式展現了榜樣的力量,孩子會代入自己,會更願意去模仿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行為,從而學會自我管理,建議父母們給自己孩子買一套。

家長如何利用“四葉草法則”,不焦不躁養出自律娃

1、 父母和孩子互相制定規矩

很多孩子之所以養成胡攪蠻纏的習慣,是因為從小缺乏了規矩,家長無底線的縱容,只會害了孩子。父母不要單方面給孩子制定規矩,這樣對孩子太不公平,要讓孩子也給父母制定規矩,家長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去遵守規矩。規矩也要留有餘地,如果雙方都不能很好地適應規矩,那麼就循序漸進,慢慢達成就好。


孩子“自律性”差?利用“四葉草法則”,不焦不躁養出自律娃

2、 給孩子定下適當的目標

孩子的自律性是從小在家長的幫助下養成的,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家長要給孩子制定適當的目標,比如一天要達到多少運動量,每天要讀幾個故事等,適當的目標可以讓孩子更有動力,目標不可過低也不可過高。

3、 讓孩子有限的選擇

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互相尊重,大人在家裡是主導地位,可也別忘了讓孩子有機會做主。父母不要讓孩子成為“巨嬰”,孩子學會選擇也能讓他們養成獨立的能力。比如可以讓孩子選擇是上午做作業還是下午做作業,並且要告訴他們,選擇了就要負責的道理。


孩子“自律性”差?利用“四葉草法則”,不焦不躁養出自律娃

4、 給孩子足夠的成就感

當孩子獲得成就感之後,他們會更樂於去做這件事,比如孩子完成作業後,父母誇獎孩子,讓孩子的成就感得到了滿足,這樣他就會每天遵守,從而達到自律的效果。反之,如果孩子完成作業後,父母連看都不看,孩子只會覺得父母對自己漠不關心,是否完成作業已經不重要了。父母要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給予孩子足夠的成就感,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動力去達到自律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