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2020年,恰是綠城俱樂部首次組織小球員留洋(南斯拉夫)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二十年中國足球風雲變幻,二十年綠城風風雨雨起起伏伏,二十年大宋王朝堅守青訓獨樹一幟。

2000年初,仿效健力寶模式,宋總決定出巨資走留洋青訓模式。歷經層層選拔,綠城俱樂部最終挑中了26名85、86年齡段的小隊員。經宋總批准,包括沈葵等3名教練在內的29人團隊於2000年7月赴南斯拉夫BSK(巴太尼察)足球俱樂部進行留學培訓,並聘請前南斯拉夫國腳卡羅什維奇擔任主教練。這是綠城俱樂部歷史上第一次組織出國培訓,也是出國培訓時間最長的一次。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相關報道

那麼這種模式有用嗎?這些年輕人成材率高嗎?

作為綠城二十多年的球迷,這麼多年綠城比賽看下來,發現這些留洋球員打上比賽的,不多。

有的球員沒有進入綠城一線隊。翻看到那些陌生的名字,似乎從來沒有聽說過。

有的雖然被提拔到一線隊,但並沒有在正式比賽中出場。比如楊楊、顧俊傑、金明虎、皮成海。有的雖然多次進入大名單,但鮮有機會出場。這樣的球員為數不少,他們很快被掛牌。

為綠城效力比較長的,僅有曹軒、程謀義、王宏有、楊徵、及興華、吳少堃等人。那麼這七名隊員為綠城足球隊做的貢獻大不大呢?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見面會

及興華為綠城出戰70場,進3球。楊徵為綠城出戰80場進12球。王宏有,124場,進3球。程謀義,156場,進2球。曹軒,232場,進9球。其中,曹軒創造了綠城隊史出場紀錄。

2006年綠城衝超成功,2007年綠城保級,隊中曹軒、王宏有、楊徵、及興華等人一直是主力或者重要的輪換隊員。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這批隊員已經三十多歲了,進入了職業生涯的暮年期。綠城一線隊中僅剩王宏有,他在2019年迴歸綠城,完成綠城百場紀念,今年恐怕又要離隊,去向不明。另外曹軒在石家莊永昌效力,今年或許還能在中超出場,程謀義在綠城幾進幾齣,去年轉會蘇州東吳,在中乙聯賽多次替補登場。留學的隊員中僅餘三人還活躍在職業足壇。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主教練和隊員合影

另外一些球員如楊徵,受傷較多,2008年結束後被掛牌,退役後去了綠城房產。如今他又迴歸綠城接班做了青訓領隊。

許多隊員很快轉會去了其他隊,及興華2008年底轉會去了南京有有。還有張嘯,2004年去了上海國際,後來又去了北京工業大學讀書,踢五人制足球,因表現出色,入選五人制國家隊,踢了2008年五人制世界盃。

那麼,這樣看來,綠城南斯拉夫留學之旅的成材率高不高呢?

從比例上來說,能有七八個隊員踢出來,那是相當不錯了。對比當時其他球隊的留學成材率,這一波隊員還是很爭氣的。當然從俱樂部花費巨資來培養的角度考慮,將這麼多球員整體送到國外培訓,似乎還不值。

然而,假如沒有這一批球員,那麼綠城的前十年恐怕很難有蓬勃發展。衝超,降級,獲中超第4名,打亞冠,曹軒、王宏有等球員,正是重要的參與者。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畫質有點一般

假如綠城錯過了那幾年的發展期,可能就斷了宋總為青訓一擲億金的念頭,也就沒有現在理性成熟的綠城。

對於那些被選拔的球員來說,命運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而浙江足球,也因此積蓄了足夠的力量。

不能不提曹軒。如果綠城不是出八萬元買斷,或許曹軒還在北京國安下面的一個足校待著,等待命運的垂青。即使來到綠城進入選拔隊,曹軒也為拿不出留洋的學費黯然神傷。好在俱樂部答應墊付,這筆學費將來從工資里扣除。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綠城早早將曹軒召喚回國,19歲就讓他替補登場,打上中甲聯賽。直至他一步步成為綠城隊史出場紀錄創造者。

再如程謀義,沒有那次選拔,那就不會有他之後租借加盟保加利亞俱樂部,不會有轉會塞爾維亞球隊的經歷,更不會有在歐聯杯出場的冒險了。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程謀義

那麼,這些球員留在國內訓練不好嗎?

為什麼一定要耗費巨資出國訓練呢?

根據俱樂部資深工作人員的說法,正是批准同意這次出國培訓之後,宋總痛下決心,買大片土地建造中泰足球基地,也就是聞名遐邇的綠城青訓基地。請教練來基地訓練小球員,打造完備的青訓梯隊。從長期來看,這才是適合中國足球的青訓之路。或許,基地球場看臺上所貼的“用最初的心,走最遠的路”就是在提醒每一箇中國足球人,在學習外國先進的理念之後,要學會走自己的足球之路:有自己的青訓才是王道。

反過來說,這些出國培訓的球員等中泰基地建成之後再入駐,既省錢又省力不好嗎?

按照曾經一同留學的球員們的說法,出國培訓,碰到的困難很多,特別是語言不通、飲食不習慣,讓他們這些小隊員備受煎熬。

既然如此,出國留學還有什麼意義呢?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集體照,你可以認出幾位?

高山專訪:出國培訓的價值所在

高山,曾和曹軒、王宏有同一批前往南斯拉夫留學,2011年轉型做青訓,紮根寧波足球基層,目前擔任五超球隊寧波德邦控股隊主教練。回憶起當年留洋南斯拉夫培訓的經歷,高指導的感慨特別多。他始終堅持認為,那一次培訓讓他受益頗多。

“我覺得整體出去留學的價值還是很大的。比如感受到歐洲高水平足球的氛圍,學習系統的足球理念。那一年,我們真正知道了原來足球是這麼踢的,在各個位置上應該怎麼踢,哪個位置該怎麼發揮,整體怎麼樣協作,感觸非常深。”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翻拍照

“和米盧一樣,我們的教練卡羅也是前南的教練,當時就提出了態度決定一切的理念,給我們很大的震撼。誰的狀態好,誰訓練刻苦就是主力。這不像我們國內。我們國內的主力球員,可以在訓練中隨便練。所以,卡羅教練這樣的培訓理念在隊中造成一種良性的競爭,所以當時我們的氛圍非常好。大家對待訓練都是100%。有一點小傷病都不敢講。”

“不像在國內的時候有些小傷病了,就會對教練講,要休息,其實是偷懶。我們都非常積極努力,都有加練的習慣。當時卡羅教練不允許我們加練,但是我們很多球員自發去加練,這個氛圍非常好。那麼現在我們的球員有沒有這樣的一個習慣呢?”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高指導帶隊指揮比賽

“我執教的時候,就非常注意:對於足球的態度,一定要積極,熱愛,認真。還有就是用腦踢球。我們的孩子在這種創造力、合理性方面做的不好。卡羅教練更多的是讓我們自己去想。他告訴我們大概具體的一個原則,讓我們去想創造,去發揮。”

“這是與我當年留學的經歷是分不開的。所以,我經常在想,當時一起去留洋的球員中有更多人從事基層的青訓工作那該多好。程謀義也這樣說。很多小球員的踢球動作、理念有很多誤區,升級到綠城梯隊之後,還要糾正他們的基礎動作,培養足球意識,這樣就浪費了大量的精力。他認為,基層足球教練水平的提升,代表著中國足球的未來。”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綠城二十週年慶典上

“可惜有點遺憾的是,當時留學的球員們現在從事足球青訓方面的非常少,這是寶貴財富的流失。”

結語:

相比健力寶留學巴西,四小天鵝的驚豔出場,這僅有的一屆健力寶給中國足球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李鐵、李金羽、張效瑞、隋東亮、李瑋鋒,那是中國足壇響噹噹的名字。而綠城的南斯拉夫留學青年,雖遠不及健力寶,但卻為綠城足球、浙江足球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集體照,你能認出幾位

無論曹軒、王宏有、吳少堃、楊徵、及興華、程謀義這樣在綠城一線隊的,還是轉會其他球隊的,他們都是鮮亮的綠城青訓招牌。而吳少堃,退役後在綠城俱樂部做副總風生水起,高山轉型做教練踏踏實實從事青訓,為寧波足球、浙江足球培育了大批足球人才。

寧波足球蓬勃發展,業餘足球不斷興起,浙江足球逐漸壯大,浙超聯賽成為品牌,而全運會男子足球,浙江代表隊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浙江綠城隊在中超多年之後雖然降級,但只要堅守初心,待下一批青訓球員走向成熟,衝超不會遙遠。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宋總

這一切,與宋總二十年前送出一批優秀的青訓苗子留洋培訓有莫大的關係。

或許,當年播下的種子,所開的花不夠鮮豔,結的果實不夠壯碩,但誰又能否定種下種子的人所耗費的巨資沒有必要呢?

中國足球人進行的每一步摸索,或許不那麼成功,甚至是彎路、是失敗,就如燒掉大量的木材,收穫了一點點煤炭而已。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但是隻要他有一顆為足球全情付出的心,就夠了。

因為,二十多年來,浙江只有一個老宋。

雖然我認為他還是有很多失誤,但我依然挺他。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楊徵

致老宋

在只有凌晨才不會太擁擠的城市

我披星戴月獨自前行

綠城的一點一滴在此時此刻

才沒那麼急功近利

足球是一道世紀的難題

需要一生的時間揭開謎底

我曾為足球奮不顧身

而如今球該怎麼踢

我曾佩服我的勇氣

也心疼所有孤獨的意義

誰會陪我經歷風風雨雨

陪我浮沉陪我遠行

從此再不言放棄也再不言光陰

多年之後只剩感激

---------《生命中的時光》

有機會請一些球員談一談南斯拉夫留學的故事,卡羅教練教給他們的,不僅僅是理念。

老宋奮不顧身的一次嘗試:綠城留學南斯拉夫二十年紀念

主教練:卡羅舍維奇

最後感謝那位卡羅舍維奇教練為綠城足球、中國足球做的貢獻。

願你在天國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