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三)

上次我們說的是耳熟能詳的女作家張愛玲,雖然很多人沒有讀過她的作品,但是卻不影響她的知名度。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作家恰恰相反,七零後八零後的大部分人都讀過他的作品《小英雄雨來》,唱過那首《我們的田野》,但是確忘記了那個生活在還鄉河畔的作者。

2002年8月17日,這一瞬劃過唐山歷史的天空——,又一個作家離我們遠去。

他就是唐山籍著名作家管樺。

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三)


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三)


管樺(1922.1.9-2002.8.17),原名鮑化普,河北省豐潤縣(今唐山市豐潤區)女過莊人。作家,畫家。曾任北京市作家協會、北京市文聯主席。民國29年(1940年)參加八路軍,改名管樺。1952年11月調中央歌舞團創作組,1963年調北京市作家協會。代表作有《小英雄雨來》《將軍河》《蒼青集》《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管樺詞,瞿希賢曲)《我們的田野》(管樺詞,張文綱曲)等。《我們的田野》《快樂的節日》入選中宣部等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我們的田野》獲1980年全國第二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選一等獎、1992年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並被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選用。

六一”兒童節結婚的管樺一輩子愛孩子,他創作的中篇小說《小英雄雨來》早在50多年前就已被選入了全中國、小學語文教科書,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提起《小英雄雨來》,作家管樺說,雨來的形象絕不是作家憑空想像的。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裡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管樺本人在內。小說中的蘆花戲水,星夜攻讀,智護交通員的情節,葦叢雛鴨、五穀飄香的田園風光景物,鮮活的方言土語,無一不是50多年前那場波起雲湧的民族解放戰爭中燕趙大地的真實寫照。

曾經學著雨來的故事長大的人們和正在學著雨來的故事成長的孩子們,都常常會重溫《小英雄雨來》中那句不止激勵過一代人的名言警句:“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

作詞的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小鳥在前面帶路》、《我們的田野》、《快樂的節日》、《森林歡迎我們》為幾代孩子所愛。76歲的李婉說:“管樺永遠有一顆童心。”

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三)


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三)


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三)


管樺一生的另一愛是家鄉。“他就喜歡自己的家鄉,甚至都不願意出去玩。他說他是從家鄉走出去的,每年都一定要回去一次。”李婉說。管樺的家鄉在河北豐潤縣,他去世後,追悼會在家鄉舉辦。此後,豐潤縣為管樺蓋了幾間小屋,管樺收藏的名家字畫都在這裡向鄉親們展出,李苦禪、黃胄等名家的畫,艾青、啟功、劉炳森的書法共有30幅。

李婉說:“雖說這些手稿字畫能賣不少錢,但我們從來沒有這麼做,我們知道管樺心裡想的是什麼。”

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三)

管樺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荊各莊的故事》《小英雄雨來》,長篇小說《將軍河》及《管樺中短篇小說集》等。

2002年8月17日,管樺因心臟病突然發作在河北唐山家鄉逝世,享年81歲。共有三子,長子鮑河揚,次子居豐潤城關,三子現居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