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江大坪荒山“變身”記

“竹苗到了,大家快來幫忙下車。”一聲吆喝,群眾有序站成一條人工“運輸線”,接、傳、遞,一氣呵成,很快,滿滿一車竹苗就整齊地堆放到了公路邊。

“真是好苗!”

“錯,是致富苗!”

……

三月,豔陽下的大坪村,一群人圍著堆成小山的竹苗放聲大笑,滿臉笑容、滿眼希望。

大坪村,是綏江縣板栗鎮雙河村的一個自然村,共包含6個村民小組。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在各級、各部門的幫扶下,2018年順利脫了貧。去年9月,村級公路硬化也全線建成通了車。但如何帶領群眾從脫貧到致富,做到靠山吃山、荒山變金山,一直是掛鉤單位的牽掛。

2019年底,掛鉤雙河村八、九、十一、十二4個村民小組的綏江縣紀委監委通過實地調研,奔走協調,終於,在縣委的支持和指導下,確定了在這4個村民小組建設規劃面積為1.2萬畝的方竹示範基地。

“雖然好久以前村上就已經開始組織我們老百姓開荒做準備了,但是直到今天看著竹苗運上來,才真的覺得這個方竹基地真是要建了,心裡踏實了,很高興。”參與方竹種植的當地群眾“劉老二”說著,又轉頭看了看那堆竹苗。

“我倒是從來沒有懷疑過。”旁邊正在清點竹苗的“劉老大”接過了話茬,“就我們開荒做準備的時候,縣委楊書記、縣紀委監委羅書記都來了好幾趟,怎麼可能只是裝樣子嘛,我就一直相信肯定會建的。”

“不僅要建,還要建好哦。”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老韓”說著,拍了拍“劉老二”的肩膀,“劉二哥,你們小組昨天挖的坑,我剛才去看了,部分間距不夠,在種苗之前,趕緊組織整改一下。”

除去掛鉤單位的幫扶責任,該縣紀委監委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大坪萬畝方竹示範基地作為全縣竹產業發展的示範項目,縣紀委監委專門派員開展“嵌入式”監督,對基地建設過程中的重點環節、重點人員開展監督檢查,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嚴明紀律作風。“老韓”就是派出的監督專員之一。

“要得,兄弟,我馬上就去改。”“劉老二”說著,扛起鋤頭往負責的那片地裡跑去。

“一定要嚴格按照種植標準來做哦。”“老韓”有些不放心地叮囑道。

“放心吧,一定做好,絕不辜負黨和國家的期望!”

明媚的陽光、和煦的微風,揮灑汗水的熱土、生機盎然的竹苗,一切都是那麼美好。“老韓”拿出手機,拍下眼前的畫面,發送到朋友圈,“荒山種上好竹子,大坪村找到新路子,窮帽摘掉了,致富還會遠嗎?”


審核:馮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