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聊技術(一):大數據,可不只是大!

By :一零哥

大數據

(Big Data)是個很時髦的詞,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儼然是信息時代的先進技術的代表,就像神話中四大靈獸麒麟、龍、鳳、龜作為靈獸的代表,給人帶來祥瑞!這其中大數據有其獨特的角度,不論是什麼樣的先進技術,最後積累形成價值轉化的基礎都是數據,大數據的價值不言而喻,誰用擁有了大數據不能說就擁有了最大的價值,但最起碼祥瑞是有了。

白話聊技術(一):大數據,可不只是大!

大數據最初起源於美國,是由甲骨文、IBM 等公司倡議發展起來。大數據是一種技術,是一系列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幾個核心體系:數據採集與傳輸、數據存儲、數據處理與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等技術,是一個具有複雜性的技術體系。從海量數據的來源、流的傳輸及應用的角度,大數據技術的架構可分為數據收集層、數據存儲層、數據處理層、數據治理與建模層、數據應用層。

大數據技術要支撐應用,大數據應用的本質就像"算命"。通過一些列的數據做分析,然後根據某種算術法進行分析產生結果,有助於進行預判式的決策。自古以來,人類一刻不停的在探索未知的路上前行,未知是神秘的,也是讓人恐懼的,封建社會的算命是通過一種方式打通人類和未知的鏈接。大數據是真正通過科學的方式,讓人類對於未知有了更深的認識,甚至是掌控。

研究或瞭解大數據,還要看一段描述:"研究如何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受隨機因素影響的數據,並對所考慮的問題作出推斷或預測,為採取某種決策和行動提供依據或建議。"這段描述看起來是不是說的就是大數據?其實這是對"數理統計"的定義,數理統計是數學的分支學科,是深入研究大數據的基礎科學知識,是瞭解大數據的基礎,甚至很多先進技術的基礎原理都源自於這門學科。

數字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在商業文明發展中正留下重重的一筆,商業文明伴隨著人類歷史在不斷演進,從農耕商業、線段式商業、中心商業到去中心商業,持續發展,這個過程中實際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不斷變革和升級的過程。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也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急速掀起了生產效率提升的浪潮,之後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我們帶到了電子時代、也就是信息時代。

信息時代的生產力是算力,自"ENIAC"(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於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計算機成為了行業生產效率提升的核心載體,經歷了手工、蒸汽機、內燃機到現在計算機,社會經濟體系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朝著數字經濟演進,同時,工業革命的發展也產生了跨越式變革,預判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不再是"工業"的革命,將會是數字經濟革命,數據就是最大的生產力。

再來看大數據的必備特徵,大和小是相對的,要想鏈接到未知世界,迎接祥瑞,一定要大,不大是不行的!首先數據的量一定要大,規模化的數據才能形成價值。其次,數據種類要大,多種類型的數據才能通過豐滿的依據支撐分析。再次,分析尺度要大,數據需要加工、提煉和分析才能產生有價值的結果,數據形成信息、然後成為數字化的知識,最終成為智慧。

新基建的實質是"軟基建",AI、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所謂的軟基建就是要通過數據的貫通,產生更加智能的鏈接來提高效率。沒有軟實力,縱使是基建狂魔也硬不起來。無論是應對疫情甚至是將來預判疫情,還是產業發展或是商業推動,各個領域都已經是大數據價值展現的平臺,因為大數據是智慧的基礎。


所謂:數據有價值,大數據,不大可不行,光有大也不行!



文 | 一零哥

商業諮詢、數字經濟、產業互聯網領域研究!思想的邊界,值得一直找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