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縣“掌上多規”系統:看地預審報批,一趟不用跑

閩清縣“掌上多規”系統提高項目選址效率

看地預審報批,一趟不用跑

東南網4月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靜雯)

閩清縣桔林鄉錫洋村,一座佔地百畝、總投資近2億元的蛋雞養殖項目即將動工建設。“這裡環繞著生態林區,山腳下便是基本農田,但山頭部分卻正好能滿足使用。”投資該項目的福建杉村集團工作人員盧龍炳感慨地說,找到這塊“寶地”前後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真的很不容易。

2019年3月,福建杉村集團向閩清各界發出了一條特殊的“懸賞令”:“本公司急需在閩清再建設兩個單場百萬只蛋雞的養殖基地……要求:可養區、非生態林、非基本農田、面積一二百畝、道路水電具備,提供土地信息並協助成交者獎勵5萬元。”

一份選址信息,為何要花5萬元懸賞?經常幫業主找地的閩清縣招商辦主任劉敏表示,用地選址可遠遠比普通人想象中要複雜,像養雞場這類項目不僅需要遠離水源地,與居民區達到安全防疫距離,還得周邊群眾沒有反對意見,保證土地能流轉過來,而且不能涉及禁養區、基本農田、生態林、水源保護區等多部門規劃。“過去,技術水平有限,難以準確表達用地位置與範圍。業主為了項目早日落地,只能自己在看不到規劃的情況下先找地,然後提交相關部門,這往往需要等半個月,部門才有時間統一安排實地看地,因涉及部門多、排隊時間長。若經實地查看,不符合一個部門的規劃,就要再找地塊,重新經歷多部門會審的過程。最快的話,業主也需要半年時間才能找到合適的地塊,如果特別不順利的話,花一兩年時間也是正常的。”

杉村集團的“懸賞令”發出不久,蛋雞場的選址就確定了下來。然而,5萬元賞金卻無人獲得。因為,幫助杉村集團迅速找到合適地塊的是閩清縣新推出的“掌上多規”系統。

據閩清縣多規辦負責人陳巧安介紹,閩清“多規合一”自運行以來,已將與土地報批有關部門的數據整合成一個數據庫,可一次性生成含有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局、水利局、環保局等多部門的分析報告。針對業主不能即時獲取規劃信息的情況,多規辦積極向互聯網探索服務,開發建成符合保密規定面向大眾的“掌上多規”系統。群眾和企業無須安裝軟件,只要通過關注閩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眾號,在“掌上多規”欄目運用閩清縣的高清影像圖圈畫出自己擬定的用地範圍,併發送到多規辦請工作人員進行“多規”會商。在看地預審報批階段,可以一趟都不用跑。

“現在,現場就能知道多部門規劃信息;只要兩天左右的時間,我們就能得到意向地塊有部門正式意見的多規會商一張表,節省了人力、資金、時間成本,投資效率也高多了。”盧龍炳坦言,閩清找地效率的提升,提高了杉村集團繼續在閩清投資擴產的積極性,“接下來,我們還會在閩清陸續尋找適合的蛋雞場、肉鴨場、加工場地塊”。

“這個‘掌上多規’系統上線後,我們可以提前做好規劃功課,在招商時主動提供符合條件的地塊供客商選擇,為爭取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創造條件。”劉敏介紹說,即便在招商的過程中,客商突然對規劃區之外的資源發生興趣,大家也能夠迅速讓客商瞭解到這塊地是否能夠符合開發條件、報批費用等有關信息,促進項目更快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