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陋”“治髒”“治亂”“治堵”“治短”,煙臺推進“五大提升工程”

“治陋”“治髒”“治亂”“治堵”“治短”,煙臺推進“五大提升工程”

大小新聞客戶端4月1日訊( YMG全媒體記者 徐峰)2020年是爭創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的大考之年、衝刺之年,也是全面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的關鍵一年。記者昨日自煙臺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獲悉,我市已下發《煙臺市爭創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其中,將以“治陋”“治髒”“治亂”“治堵”“治短”為工作著力點,推進市民素質、交通秩序、商貿市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市容環境等五大提升工程,切實提高創建水平和市民滿意度。

根據要求,我市將重點在市民素質、環境衛生、交通秩序、校園周邊環境、集貿市場、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重點難點問題上突破攻堅,推動市民文明素質、群眾幸福指數、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升,市容市貌更加整潔靚麗,生活環境更加舒適便利,社會環境更加安全穩定,人際關係更加和諧融洽,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和在全省位次的提升。

市民文明素質提升

每月集中組織全市性志願服務活動

如何推進市民素質提升工程?方案要求,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

方案中介紹了一系列具體做法,提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膠東紅色文化,推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全市城鄉廣泛開展。同時,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陣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廣泛開展文明出行、文明旅遊、文明餐桌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社區、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起草並組織實施《煙臺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使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另外,在常態化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的基礎上,每月集中組織全市性志願服務主題活動,吸引市民廣泛參與。

交通秩序提升

加快建設行人過街通道等安全設施配置

在交通秩序提升工程方面,我市要求,城市規劃建設中統籌考慮交通基礎設施,儘快補齊交通設施短板,加快建設行人過街通道、機非分離、人車分離等安全設施配置。要採取規劃建設一批、優化共享一批的方式,解決中心區域和開放式社區停車難的問題。

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要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營運車輛駕駛員等重點人群的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出租車、電動車、外賣快遞車輛違章行駛,機動車不禮讓行人、行人違章和翻越護欄等問題的集中整治。

根據要求,我市將統籌協調交通組織優化、交通出行結構提升等,聚焦商圈周邊、學校周邊、市場周邊、城鄉接合部等秩序混亂、違法現象集中的地區,組織開展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行動,嚴查各類致堵致亂交通違法行為。加強文明交通宣傳,組織開展文明交通、禮讓斑馬線等活動,建立交通違法舉報平臺,提高道路交通參與者遵章守紀、文明駕駛、安全出行的意識。推動實現突出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道路交通秩序和通行能力明顯改觀的工作目標。

商貿市場提升

加強馬路市場和早市日常監督

針對與市民日常生活相關的商貿市場管理問題,方案中提出推進商貿市場提升工程。統籌城市發展和市民實際生活需要,合理規劃建設農貿市場,同時對現有市場進行規範提升,探索引入第三方統一運營管理機構,加強行業協會自治水平,統一設立標準規範,不斷提升農貿市場檔次和管理水平。同時,加強對商場超市、集貿市場等營業場所以及賓館飯店、小餐飲店等餐飲行業的綜合管理,提升監管部門文明執法和服務水平。

另外,統籌城市發展與市民的實際需要,加強對馬路市場和早市的日常監督管理。組織開展誠信行業、誠信單位、誠信示範街區、誠信經營示範店等主題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誠信經營環境。嚴厲打擊欺行霸市、製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引導和督促經營業戶加強信用信譽自律,依法誠實守信經營。

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也是方案中的重要工程之一。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家庭的基礎作用和社區的整合作用,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夯基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家庭。

通過開展“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美德少年”“經典誦讀”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未成年人確立愛國、誠信、孝敬、勤儉等道德規範,推進未成年人文明素質提升。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培養擔當民族大任的時代新人。

同時,建好用好鄉村學校少年宮,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站點建設。突出抓好互聯網營業場所、熒屏聲屏、電子游藝廳、出版物市場的管理,依法加大對相關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淨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的綜合整治,有效解決校園周邊交通秩序混亂、遊商遊販較多的情況。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嚴厲打擊無證無照經營行為。

市容環境提升

加快老舊社區改造推進環衛“向好”

直接關乎市容市貌的環境衛生問題,也在方案中有了具體要求。在環境衛生提升工程方面,鞏固推行環衛市場化運作和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提升城鄉環境整治的專業化水平。探索有效管理手段,嚴格落實沿街商鋪、單位和建築工地“門前三包”責任制,確保無亂倒垃圾、汙水現象。

要加快推進城市綠化、美化、亮化,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實施城鄉清潔行動,重點加強主次幹道、公園廣場、景區景點等重點公共場所的環境保潔,破解老舊小區、中心商圈和農貿市場周邊環境髒亂差,城鄉接合部路面坑窪、環境髒亂、面源汙染問題。加快老舊社區和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重點解決亂搭亂建、亂扔亂倒、亂停亂放、亂拉亂掛等現象,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日常管理,提升群眾滿意度。著力提升小區專業化物業管理水平,推動老舊社區物業服務實現全覆蓋。

暗訪測評、市民巡訪……

多種手段力促文明常態

根據工作要求,除了進行各種督導督察之外,我市還將組織開展第三方測評。委託第三方測評機構,按照樣本框項目類別開展專項暗訪測評,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標準,查找分析存在的典型問題。市創城辦通報測評情況,對測評發現的問題跟蹤督導,定期通報整改落實情況。

其中,4-6月,對學校、文化場館、交通樞紐、商場超市、景區景點、主次幹道、校外培訓機構、避難場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場公園等項目進行暗訪測評。7-8月,對社區、背街小巷、窗口單位、賓館飯店、農貿市場、交通路口、建築工地等項目進行暗訪測評,並組織入戶調查模擬測評。

對於亂扔垃圾、車窗拋物、隨地吐痰、語言粗俗、損壞公共設施、不禮讓行人等不文明行為,闖紅燈、違章停車、隨地擺攤設點、佔用消防通道等違法行為,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將進行適度曝光。

我市還將在六區範圍內公開招募聘請100-200名優秀志願者(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道德模範、勞動模範等社會公眾人物)組成市民巡訪團,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為依據,分區域對公共環境、公共秩序、公共關係等方面進行巡訪監督。文明巡訪員每週將至少開展一次巡訪。

開展“文明城市民聲傾聽”活動,利用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載體,聯合搭建“文明城市民聲傾聽”平臺,通過線上、網上、掌上等多種渠道,接受市民對不文明現象的投訴、對文明城市建設的意見建議,讓“有意見隨時提、有想法儘管講、有不滿大膽說”成為新常態,廣泛凝聚“市民是城市主人翁”的社會共識。發動市民“做好身邊事,助力文明城”,從清理門前垃圾、維護樓道衛生等小事做起,為文明城市創建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