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官宣推遲,日本經濟損失高達7000億,最慌的卻是家德企

從歐洲足球五大聯賽到美國NBA,體育賽事的停擺潮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陰影之下,終於蔓延到了奧運會

。3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達成共識,東京奧運會將推遲至2021年。

據估算,奧運會的推遲將給日本帶來7000億日元的損失。雖然對經濟有較大影響,但是日本也並不是毫無準備的,原來早在成功申辦後,東京就做好了奧運會取消或者延期的風險應對方案!

東京奧運會官宣推遲,日本經濟損失高達7000億,最慌的卻是家德企

01

理賠金高達5億美元,東京早有準備!

據外媒報道,東京在申辦成功後就為自己買了鉅額保險,如果東京奧運會被取消,保險公司將面臨鉅額賠款賬單。據慕尼黑再保險集團透露,該公司已經為東京奧運會提供了數額驚人的取消險產品,一旦取消就要承擔高達5億美元(約556億日元)的理賠金。

賽事取消保險通常會有一些排除條款,比如因資金或觀眾興趣不足而取消的賽事不予賠付,國際大型活動的主辦方一般會附加傳染病相關條款。具體是否賠付還要看合同細節,目前來看,奧運會只是延期,並不是取消,所以慕尼黑再保險集團可能是躲過一劫。

東京奧運會官宣推遲,日本經濟損失高達7000億,最慌的卻是家德企

除了奧運會的舉辦外,周邊的很多轉播、旅遊和酒店行業也會受到很大影響。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為東京奧運會轉播支付了1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不過,NBC廣播公司早已做好準備,為轉播版權購買了保險。若奧運會延期或停辦,保險公司將面臨鉅額賠償賬單,NBC母公司Comcast集團CEO表示,這筆保單能保證在奧運會取消的情況下公司不遭受任何損失。

02

大型賽事買保險已經是常規操作

其實東京這次投保並不是意外,早在2001年,國際奧委會為了控制奧運會被迫取消或中斷的財政風險,就開始著眼於賽事取消或停辦保險。

首次投保是在雅典奧運會,國際奧委會為此支付大約3000萬美元,購買總額17億美元的保險

2006年都靈冬奧會,奧委會簽下保額為15億美元的保險單。

東京奧運會官宣推遲,日本經濟損失高達7000億,最慌的卻是家德企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委會購買保額高達41.5億美元的保險,覆蓋北京奧運會、溫哥華冬奧會和倫敦奧運會

雖然保額數目巨大,但在此之前,國際奧委會從來沒有因故獲賠。不過奧運舉辦城市和國際奧委會依然堅持投保,因為人類要面臨的風險太多,必須隨時準備著!

03

沒買保險,03年女足世界盃中國損失上億

對於中國來說,此前就有賽事因沒有購買“賽事取消險”吃過大虧。

2003年女足世界盃原本花落中國,但一場“非典”疫情使得舉辦權易主,前期的投入打了水漂。據中國足協事後公佈的數字顯示,各方賽前投入高達8952萬元人民幣。

在活動能順利舉行的時候,或許我們會覺得,保費動不動就是幾千萬美元起,太不值了。但是活動一旦取消了,就知道用幾千萬美金把近10億美元的風險分散出去多麼划算!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風險的一種財務安排,這一“安排”就是保險公司存在的意義。然而相比於大型賽事,我們的日常生活更需要這種財務安排!

東京奧運會官宣推遲,日本經濟損失高達7000億,最慌的卻是家德企

比如我們買車後都會買車險,一旦遇到意外事故,基本都可以由保險公司來負責修車費和賠償費。可是除了車險以外,我們對人身健康的保障意識還很弱,而這恰恰是我們生活中最薄弱的環節。

因為每個人生命中的意外和風險太多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報告,人一生患重大疾病的概率是72.18%,這可比奧運會取消的概率大多了。如果我們不給自己一些保障,那到最後也只能自己承擔所有的風險。

如果有保險去分擔這些風險就完全不一樣了。截止今年2月初,超過50家人身險公司披露的理賠總金額達到了1750億元!全年共計理賠6033萬件,平均每天超過16.5萬件理賠案完成。這些數字背後是上千萬的人因為有保險而避免了危機,這就是保險的作用

一個國家、一場全球性賽事都需要保障,我們的人生更是如此,希望大家拼命奔跑時別忘了低頭看看自己的保障有沒有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