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廣州稅務部門聯手,助力打通兩地汽車產業鏈

南都訊 記者李文 通訊員彭鵬鳴 葉翩 記者從廣州市稅務局瞭解到,疫情期間,穗漢稅務部門建立聯動服務新機制,通過對稅收大數據的精準分析,幫助兩地依存度高的汽配產業打通供應鏈堵點,已牽線對接兩市汽配企業433家。

廣州與武漢汽車產業依存度高

武漢作為中國車都,在汽車及零部件領域擁有成規模的產業集群,在國內甚至全球的產業供應鏈上下游處於關鍵連接點,而汽配行業也是廣州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兩地稅務部門通過稅收數據分析和摸查發現,兩地汽車產業在原材料供應、商品產銷方面互為上下游關係,產業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和聯動性,缺一不可。

以東風日產為例,廣州花都基地是其最大的生產基地,其位於湖北的供應商有157家,佔比19%,其中武漢地區就有67家。東風日產財務會計總部總部長劉曉安介紹,大部分供應商均為獨家無替代供應商,如重新開發週期時間都大於3個月,由於疫情影響,湖北3月10日前都沒有復工,東風日產的主機廠面臨著停產的風險。

而在武漢,142家企業均與廣州市整車企業有業務往來。武漢萬寶井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偉介紹,其公司主要生產汽車底盤,對廣州的供貨佔到公司整體銷售額的65%以上。

對接兩市汽配企業433家

以汽配企業為突破口,廣州、武漢兩地稅務部門開展“問診式調研,逐戶瞭解企業情況,制定“一企一策”個性化服務舉措,助力打通汽配行業產業鏈的堵點、難點,加速企業復工復產進程。

目前,在稅務等部門的積極幫助下,武漢萬寶井復工率實現73%,復產率恢復到70%。東風日產也表示,兩地稅務部門協助解決公司原材料缺口、人員缺口等問題,同時近期的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稅費減免和用工成本降低共計近6000萬元。

據統計,春節以來,兩地稅務部門通過聯合服務機制已對接兩市汽配企業433家,兩市汽配行業納稅人實現開具增值稅發票23.4億元。同時,有效帶動兩市關聯行業恢復正常生產,兩市恢復正常業務往來企業7707家,兩市納稅人實現開具增值稅發票48.34億元。

同時,兩地稅務部門與金融機構合作,以納稅信用背書,幫助企業搭建融資渠道,截至目前,建設銀行廣州分行已為有貸款需求的94戶納稅人提供貸款42戶,貸款金額75.3億元,其中為36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5900萬元。

稅務部門與多部門合作,幫助安排武漢籍員工返崗工作,目前,武漢方面員工返漢返崗態勢積極向好,142家汽車配套企業員工返漢比例達到50%以上。

目標:打通產業鏈、資金流、返工路

在3月30日召開的穗漢稅務服務企業復工復產視頻連線現場會上,廣州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義平表示,建立穗漢聯合服務機制,是希望實現“打通兩地企業產業鏈、打通兩地企業資金流、打通武漢務工人員返工路”的“三個打通”目標,把兩地稅務部門合作抓實抓細抓到位,互助共贏,為疫情過後兩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武漢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曉東也表示,在兩局的共同努力下,合作新機制將不斷深化,還將有更多行業將受益於稅收大數據的精準分析,為復工復產提速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