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限制芯片供應鏈?華為緊急迴應:希望是假消息!

美擬限制芯片供應鏈?華為緊急回應:希望是假消息!

剛剛,華為回應“美擬限制芯片供應鏈”:希望是假消息,否則全球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玩家都很難獨善其身!

此前,美國政府內閣高級官員同意採取新措施,限制華為芯片全球供應鏈,其中可能包括一些關鍵的產業鏈廠商。據悉,此次禁令主要是通過限制使用美國技術、零件的外國供應商來實現,臺積電很有可能位列其中。

根據提議的規則調整,使用美國芯片製造設備的外國企業需要獲得美國許可證,方可向華為供應特定的芯片。有消息人士表示,該規則調整的目的是限制臺積電對華為的芯片銷售。臺積電是華為海思的主要芯片製造商之一,同時是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廠。

上個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國正考慮在全球範圍內禁止向華為出售芯片的舉措。報道發出之後,特朗普對該舉措的提案表示強烈反對,他說:“我希望允許我們的公司做生意。我的意思是,擺在我桌上的提案與國家安全無關,包括那些涉及芯片製造商和其他方面的。所以如果我們不提供(這些芯片),將會發生什麼?他們將在其他國家制造這些芯片,或者在中國或其他地方製造。”

美國部分政客的打壓計劃如果實現,意味著可以針對全球所有半導體制造廠商的已有生產設施任意行使新的管轄權利,從而中斷任何企業的芯片供應鏈。該規則變化事實上破壞了全球商業貿易的規則,在已銷售的產品上附加了美國政府額外的法律權利,是一次巨大的擴權和“霸凌”,一旦生效後還可能進一步擴張到其他行業領域。受害企業不僅限於中國企業,包括所有采用美國設備的非美半導體制造企業,如臺積電、三星、海力士、意法半導體等,“到那時,很多國際企業都會擔心一個問題,誰將是下一個華為?

華為最新發布的2019年度報告顯示,華為整體經營穩健,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2019年華為持續投入技術創新與研究,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人民幣,佔全年銷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