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股暴漲,幹不幹?


覆盤一下領漲的農牧板塊。

起始點是上週越南暫停大米出口,隨後塞爾維亞停止葵花籽油及其他農業物資出口,哈薩克斯坦禁止小麥麵粉、胡蘿蔔、糖和土豆等農產品出口也對板塊產生刺激。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表示: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

糧食運輸和家畜養殖等受到挑戰,雖然目前食品供應依然充足,但預計4-5月會出現糟糕的情況,肉類等高附加值農產品漲價幾率更大。

說白了就是疫情可能影響產量,進而催生出的漲價預期炒作。

我知道不少朋友已經心癢難耐了,但越是在漲跌的風口,越需要客觀理性。

先看糧食類,中國主糧庫存世界第一,近十年國內水稻和小麥的的主要問題是去庫存...

用國家糧油中心的原話說就是“完全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要求,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所以最開始我對糧食股的漲價邏輯就不怎麼認同,更重視的是短線資金面。

再看肉類,去年三個月豬肉板塊漲幅翻倍讓大家印象深刻:

農牧股暴漲,幹不幹?

所以在聯合國糧食組織說肉類漲價幾率更大後資金跟風非常明顯,前兩天跟在種業屁股後面的豬肉、雞肉今天直接扛旗當大哥,板塊漲幅均超過6%。

農牧股暴漲,幹不幹?

但國內豬肉也是自產佔絕大部分,去年漲價那麼猛,實際豬肉進口占比也僅有10%,2018年進口占比只有3.7%。

所以在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復產復工有序推進的背景下,國外疫情影響國內農產品漲價這個邏輯是立不住的,遠不如說國內疫情過後消費反彈的刺激更靠譜。

因此對於農牧股的炒作,還是按短線題材來看,階段低位是板塊的資金面優勢,龍頭帶動性是板塊核心。

目前龍頭有三家,一是最早的種業股金健米業,二是四連板的製糖股華資實業,三是今天領漲豬肉的天邦股份。

龍頭不倒就會有資金跟風,但板塊頭部實際上已經進入博傻階段,所以繼續沿用上週的觀點:做可以,只建議貼短期均線低吸,追高要不得。

......

盤面總體震盪格局,但量能再度萎縮。

農牧股暴漲,幹不幹?

這個位置縮量並不能直接定性好壞,如果縮量守住支撐是可以接受的走勢,最可怕的走勢是縮量破支撐,五日線壓著往下走。

策略上還是建議穩健的朋友空倉休息,激進的朋友按支撐博弈價位做短差,昨天午盤就已經明確,不多贅述。

個人的操作上,我昨天8.23入局新五豐,但目前技術面壓力比較明顯,所以昨天是領漲豬頭,今天是真的豬頭,漲幅墊底,不過也有10%的收益,不貪。

另外一隻傳媒股-1%左右震盪,繼續持股,沒有開新倉。

行情並沒有農牧那麼火熱,大家還是淡定些,別總看別人吃豬肉,被豬咬的時候也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