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助推鄉村振興?平塘牙舟這個模式給答案

為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平塘縣牙舟鎮創新幫扶模式,將10戶居住相連的農戶劃分為1個網格,採取“黨帶群、富帶貧、強帶弱”的“十戶一體”新模式,讓群眾抱團發展、取長補短,夯實產業基礎,攜手共同奔康。

“你們這個要挖深點,埋到發芽這裡就可以了,像這樣壓實就解決了。”

在牙舟鎮卡羅村的一處板藍根種植地,鍾成均正在指導周友順種植板藍根。鍾成均是卡羅村的種植大戶,去年主要種植丹參和板藍根,一年下來收入可觀。作為所屬“十戶一體”小網格“家長”的他,在村兩委的支持下,今年擴大產業規模,組織網格內的其他9戶農戶一共種植了200多畝板藍根。平時除了管理好自己的產業外,他還經常到其他成員的地裡看一下他們的生產情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解決他們的一些實際困難,對於“十戶一體”產業發展模式,帶領鄉鄰致富,他信心十足。

“今年種200多畝,爭取每畝一戶增收5000到10000元,等板藍根割了,第二季長出來的拿來育秧,爭取明年投資要少點。”鍾成均說道。

怎樣助推鄉村振興?平塘牙舟這個模式給答案

鍾成均正在指導周友順種植板藍根

周友順家有五口人,除了要供養老人還有兩個小孩要撫養,勞動力不足。一直以來都靠務農和養豬來維持生活,雖然已經脫貧,但是收入依然不穩定,再加上去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更是損失了一大筆收入。卡羅村村兩委一直關注他家的情況,隨時監測他家的發展狀況。“十戶一體”模式實行以後,村兩委積極引導他發展產業,在看到鍾成均種植板藍根得到實惠後,他有了發展產業的動力,在村兩委的幫助以及鍾成均的帶動下,今年他就大起膽子準備種植40畝板藍根。

“我相信自己能做得好,相信這種發家致富的門路。我也相信在村兩委的領導下,生活會過得越來越好,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周友順信心十足的說道。

怎樣助推鄉村振興?平塘牙舟這個模式給答案

群眾正在種植板藍根

周友順只是牙舟鎮開展“十戶一體”受益者之一,今年來,牙舟鎮結合《平塘縣脫貧攻堅分區輪戰東部戰區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和2020年脫貧攻堅剩餘貧困人口全部清零工作要求,創新實施“十戶一體”工作模式,在原來146個網格區域的基礎上,再次細分網格。在網格區域內,將10戶居住相連、技能相似、就業意願相同、產業發展願望相同的農戶劃分為1個網格,在這10戶中選出1戶帶動能力較強、明白事理的農戶作為明白戶,抱團其餘9戶,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共同謀劃產業、環境整治、脫貧攻堅等工作,達到能帶弱、富幫窮相融提升,最終實現脫貧奔康。

“在‘十戶一體’實施過程中,我們融入了村民自治,讓這十戶之中形成相互幫助,相互監督,共同提升群眾的內生動力,促進我們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開展,最終步入全面小康社會,促進鄉村振興。”牙舟鎮扶貧站站長李自飛介紹說。(平塘縣融媒體中心記者:鄧丕麗 劉朝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