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佈2019年全球銷售收入達8588億元,計算戰略首次寫入年報

華為今天下午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2019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為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

華為公佈2019年全球銷售收入達8588億元,計算戰略首次寫入年報

本期年報中,華為計算戰略內容首次“見諸報端”。這距離華為在HC2019中發佈它剛過去近6個月。

在去年9月份的那場年度會議中,華為用3天時間讓整個業界瞭解了這個計算戰略的產業佈局——“一雲兩翼、雙引擎”,以及將通過“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伙伴”這一策略,來構築開放產業生態的戰略規劃。

這裡的華為雲是華為期待讓“智能無所不及”的關鍵,而兩翼則分別指向智能計算業務和智能數據與存儲業務。

在數年前業界普遍將視線投向代表未來的智能時,華為同樣做出了預判——在智能時代,算力和數據將成為新的生產力和生產資料;而伴隨5G、IoT和邊緣計算等技術的發展,算力多樣性需求將被釋放。

華為判斷這個釋放週期將持續10年,並將它稱為計算架構創新的“黃金十年”。這也就是華為此後在稱自己將“堅定不移”投入計算產業時,將“架構創新”作為“四大舉措”之首的原因。

年報數據顯示了華為這一“堅定不移”背後的秘密——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華為持續投入技術創新與研究,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人民幣,佔全年銷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

巨大的研發投入支持下,面向“黃金十年”的完整“四大舉措”還包括了投資全場景處理器、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策略,以及構建開放生態等。其中,全場景處理器部分的成果,即早已人盡皆知的鯤鵬系列、昇騰系列、麒麟系列和鴻鵠系列,它們分別面向了通用計算、AI計算、智能終端和智慧屏。


華為公佈2019年全球銷售收入達8588億元,計算戰略首次寫入年報


“一雲兩翼、雙引擎”就生成於這個完整的計算產業投入背景之下。在這一產業佈局公佈6個月後,也就是今天計算戰略首登年報前,華為雲已傳喜報。

華為雲在本期年報中業績搶眼。年報引用2020年2月IDC發佈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Q3跟蹤》報告稱,華為雲2019年Q1至Q3在IaaS+PaaS市場連續3個季度的增長超過300%,華為雲IaaS+PaaS和IaaS市場份額都超過7%,排名均上升到第四位。

從對計算產業的未來做出預判,到計算戰略制定,再到產業佈局的推出,華為僅用短短數年,便展現了強如教科書般的企業運營能力。

如今在“一雲兩翼雙引擎”產業佈局之下,華為雲和華為在雲服務與基礎設施領域的目標設定相互配合,將AI和5G領域的協同優勢完整地發揮了出來;並最終依託生態,向市場提供出了眼下正高速增長的公有云服務和混合雲解決方案。

年報信息顯示,目前在中國市場,華為雲已服務於政府、互聯網、汽車製造、金融、基因等多個行業,涉及30多個國家級部委、600多家政府與公共事業單位、互聯網50強企業中的30家、20多家大型車企,以及14家基因領域企業等。

在海外,華為雲在新加坡、智利、巴西、墨西哥、秘魯大區陸續開服;與夥伴在全球23個地理區域運營45個可用區。這一高速擴展的全球佈局,支持了跨國企業獲取全球化一致業務性能的公有云服務需求。

年報詳細披露了華為雲和算力、數據基礎設施的協同作戰能力。

在算力方面,華為歷經15年打造的以“鯤鵬+昇騰”為核心的基礎芯片族是華為人的驕傲,普羅大眾也對此津津樂道——通過面向通用計算推出整機、主板、板卡等設備,面向AI計算推出Atlas 全系列產品,華為目前的算力佈局已完整覆蓋了“端側、邊緣側及數據中心側”。

有必要提及的是,華為計算戰略始於對智能時代的預判,同樣在相當程度上成於智能。目前華為在推進異構、多樣化計算演進的基礎上,已經完成了對全場景AI解決方案的構建,並在各行業落地應用。

年報顯示,基於這些算力維度的進展,華為雲AI解決方案目前已在全球10大行業,超過 500 個項目中落地。這些項目涉及方案眾多,涉及AI、混合雲、協同辦公、應用服務、企業級雲數據庫等領域。

此外,在數據基礎設施方面,華為在發佈新一代OceanStor分佈式存儲、FusionCube 2.0 HCI解決方案、FusionData智能數據湖解決方案後,實施完成了對智能時代數據的整合和優化目標。這一目標範圍是端到端的——覆蓋了採、存、算、管、用。

華為存儲目前已服務於全球超過12000家客戶,在全球市場收入Top4、全閃存市場份額增速第1(Gartner, 2019Q4),同時華為存儲也已位居主存儲魔力四象限領導者象限(Gartner, 201909)中。

計算產業所處的時代,早已不是一個振臂一呼而百應的孤膽英雄時代。華為在年報中初次秀出以上計算戰略所獲成績,產業生態在其中“位高權重”。

早在HC2019上,華為已經向整個科技生態圈釋放出了巨大的善意,“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伙伴”的產業生態的戰略規劃,讓從善者如流。

華為公佈2019年全球銷售收入達8588億元,計算戰略首次寫入年報

在這個被命名為華為“沃土計劃2.0”的計算生態計劃中,華為從產品、賦能、聯盟、社區、激勵措施等5個方面進行升級,並計劃5年內投入15億美元推動產業發展,培養500萬開發者,目前華為雲開發者已達到160萬。

得益於開源、開放,目前全球已經有11家整機廠商基於鯤鵬主板,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服務器及PC產品。產業中掀起的熱情,讓鯤鵬計算產業在半年時間便已初具規模。

在軟件領域,華為開源策略同樣激發了生態夥伴據此發展自有品牌產品的熱情。這一開源策略涉及了操作系統、數據庫和AI計算框架,併為開發者提供了覆蓋“端-邊-雲”的全場景開發框架。

目前,openEuler開源操作系統和AI計算框架MindSpore開源版本已經上線。麒麟軟件、普華基礎軟件、統信軟件、中科院軟件所已經參與openEuler社區籌建,並推出了基於openEuler LTS(Long-Term Support)版本的商業發行版。

【IT創事記】聚焦於企業級科技生態、策略及商業知識。你可以在各主流媒體平臺看到IT創事記的同名文字專欄和【IT創事記·視頻】專欄。如果你有相應的內容希望分享,記得在公眾號留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