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超預期降息!中標利率下調20個基點,LPR下調還會遠嗎?

3月30日,人民銀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今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逆回購操作。

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為2.2%,較上次下降20個基點。

央行超預期降息!中標利率下調20個基點,LPR下調還會遠嗎?

值得注意的是,為應對疫情影響,今年2月初央行先行下調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當月中期借貸利率(MLF)隨後同幅下調,進而帶動2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

央行超預期降息!中標利率下調20個基點,LPR下調還會遠嗎?

逆回購利率表面上通過招標產生,事實上卻是央行非常重要的"政策利率"之一。它的大幅降息,意味著4月20日的LPR利率也將至少降息20個基點。

跟LPR利率關係更密切的政策利率,是1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但由於MLF一般每月才操作一到兩次,不如逆回購靈活,可以在任何一個工作日操作。

因此,不少業界人士認為:此次7天逆回購降息,就是政策利率降息。隨後的MLF利率也會降息至少20個基點,LPR利率也會跟隨降息至少20個基點。

央行超預期降息!中標利率下調20個基點,LPR下調還會遠嗎?

地產專家認為,在房住不炒的原則下,降息有助於房地產市場的穩定。一方面降息會導致資金成本降低,真實購房者的購房成本降低,有助於這部分群體入市。

另外一方面,降低會帶來銀行的放貸成本降低,預計銀行的信貸釋放也將降低價格增加信貸量。

然而對比3月20日保持不變的LPR,本次貨幣政策之所以"突然發力",跟3月27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有密切關係。這次會議是一個重要標誌,標誌著"政策觀察期"結束,發力期到來。

據政治局會議通稿:

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

這就是對未來一段時期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最權威表述。"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是核心,還要發行特別國債、提高赤字率、增加地方債、減稅降費。

降息背後的信號

一、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經濟穩增長

受疫情影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多家機構預計一季度經濟增速會很低,甚至有機構預計可能零增長、負增長。

與此同時,國內即將迎來海外需求下降的第二波衝擊。在此背景下,降息是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的重要方式,有助於經濟穩增長。

"已出臺的貨幣政策目標函數中,並未過多考慮海外疫情蔓延、海外需求下降對國內經濟的衝擊,毫無疑問這需要重新作出調整,加大寬鬆力度。"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表示。

二、4月是貨幣政策發力的黃金"窗口期"

伍超明稱,當下尤其是4月份是貨幣政策發力的黃金窗口期,必須抓住、抓牢。目前海外疫情加快擴散蔓延,國內面臨疫情"倒灌"風險,但整體看國內疫情已步入尾聲,即國內政策重心已轉向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擴大有效需求。

因此,抓住3、4月份這一關鍵窗口期,加大貨幣政策力度,對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尤為重要。

三、海外貨幣寬鬆,中國貨幣政策打開空間

美聯儲在3月3月、3月16日兩次降息後,將利率降至零,同時啟動各種資產購買計劃。美聯儲降息後,海外各國央行已跟隨降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北京時間3月30日,2020年以來,全球已至少有35個國家或地區先後宣佈了57次降息。

本次美聯儲降息後,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打開空間——降息後,外部壓力不會太大,匯率也不會有太大的貶值壓力。在疫情影響之下,降息成為拉動需求、應對金融市場波動的重要措施。

4月LPR會下調嗎?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下階段貨幣政策仍將保持靈活適度,加大逆週期調控力度。隨著通脹漲幅回落,降準和"降息"仍有空間。

華泰證券宏觀李超團隊表示,預計未來政策利率曲線仍有20個基點以上降息空間,可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緩解疫情帶來的負面衝擊。

財經大V劉曉博認為,從歷史上看,央行一次標準降息幅度是25個基點。去年央行改變玩法,一次降息只有5個基點,我形容是"一個饅頭掰5瓣,一次利好用5次"。這次出現了疫情,給了10個基點。預計這一輪降息之後,2020年還會有降息,至少還有15個基點,甚至更大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