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農民用上拼多多,農貨進城方式變了,買小洋姜農民還送兩石榴

​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最近,雲南昭通的一位果農就靠著請來網紅“帶貨”的方式,使自家蘋果賣爆,不僅自己嚐到了甜頭,也詮釋了互聯網對於農民的意義。

如今是互聯網時代,農民和農貨也都要趕上這一波潮流。在利用互聯網幫助農民脫貧攻堅、授人以漁方面,以農產品起家的拼多多一直走在前線,成為“腿上有泥、身上有土”的電商。

基於此,此前雲南代表團在對接滬滇扶貧,學習上海先進經驗時,專程趕赴拼多多,進行了實地考察。

自從農民用上拼多多,農貨進城方式變了,買小洋姜農民還送兩石榴

在拼多多公司的數據大屏上,代表團見到雲南農副產品的銷量在實時更新,蒙自小黃姜、文山雪蓮果、石屏火龍果等爆款農產品的銷量更是喜人。

雲南紅河州首府蒙自,是靠近越南的邊陲小鎮,年均日照長,當地特產小黃姜肉質緊實、薑汁濃郁、辛辣十足。然而由於缺乏品牌,蒙自黃姜一直銷路不通,只能售往周邊地區。因為市場有限,屢次面臨滯銷。

在知曉這一情況後,拼多多聯合當地商家,推出“雲南現挖生態小黃姜”。由於採取“產地直銷”模式,省去了層層的中間環節,每斤不到1.8元,比超市裡動輒一斤6、7元實惠太多,受到了網友熱捧,不到24小時賣出了近2.5萬單,總重量超過15萬斤!

自從農民用上拼多多,農貨進城方式變了,買小洋姜農民還送兩石榴

“以前我們的姜只能賣到旁邊縣城,現在通過拼多多,最遠賣到了東北、新疆,這是以前不敢想的。”蒙自冷泉鎮的姜農這樣感嘆。

直到現在,冷泉鎮依舊有幾千的貧困人口,即使已經脫貧的人也並不富裕,通過拼多多把黃姜賣出好價錢,對這些樸實勤勞的農民來說有巨大的意義。

與蒙自黃姜一樣,文山雪蓮果作為一種保健功效極高的水果,一直不為外界所知,當地許多果農選擇把土地荒廢,外出務工。在拼多多的幫助下,當地成立了一家新農商公司,這家公司在拼多多開店,把當地雪蓮果直銷全國。

2018年,拼多多一年賣出了480萬單雪蓮果,其中許多訂單來自文山,而很多外出務工的文山人也回到家鄉,重新種起這種“網紅水果”。

自從農民用上拼多多,農貨進城方式變了,買小洋姜農民還送兩石榴

“以拼代捐”的拼模式正在雲南各地落地生根。電商平臺的發展,給傳統農業帶去了新的機遇,農民靠天吃飯的日子已經過去,美好時代已然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