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五品郵:剪下一個老虎頭


啟五品郵:剪下一個老虎頭

2011/9/30剪下一個“老虎頭”


泉州郵友萬冬青寄來他參與的《〈平閩十八洞〉及其研究》一書。此書是《泉州學叢書》之一,由九州出版社出版,28萬字350個頁碼。內裡影印有民國初年的版本節選,古色古香的繡像繪圖很是惹人喜歡,我想起了兒時的“安阿飄”,一種類似香菸紙片的小畫片,並聯想起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關於“繡像”的描述,“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 像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蕩寇志》和《西遊記》的繡像,都有一大本。”魯迅寫得有聲有色,我也讀得津津有味,甚至忍不住建議我們的古典文學名著郵票的圖案就採用這原汁原味的繡像插圖。

書是用2010年的幸運封掛號郵寄的,我把幸運封稱為愛書人郵遞圖書和文獻的“隨心所欲封”,九元的郵資面值,在兌獎之後繼續發揮餘熱,絕大部分開本的書都能一塞了事,稍單薄一些的,還可以雙掛號。但如果想“一雞三吃”,這第三吃幾乎是剩餘的雞肋了,那麼一個大封,難有藏身的地處,但一丟了之,似乎又有點勉為其難,於是動了剪刀,把那面值九元的郵資圖連同戳印一同鉸下,夾進書中,算收集也算存檔。

2010年是虎年,這虎年的幸運封是布紋紙印製的,加上雕刻版的虎頭郵資圖印刷在布紋紙上,無論是指摸或目賞,都很有雕刻版令人愉悅的質感。

剪下一個“老虎頭”,剪下一頭“郵老虎”,它是一本書香旅途跋涉的屐痕,也是一位郵迷郵情纏綿的寫真。

啟五品郵:剪下一個老虎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