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顆粒+飲片”合撈超百億!這家龍頭1.5億買下“新冠”新品

精彩內容


3月30日,中國中藥發佈公告稱,公司透過子公司廣東一方製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簽署《技術轉讓合同》,以1.5億元的價格受讓化溼敗毒顆粒的臨床試驗批件、專利及藥品註冊證書。化溼敗毒顆粒是我國首個獲批進入臨床試驗治療新冠肺炎的中藥新藥,中國中藥表示,廣東一方將利用自身在中藥配方顆粒領域的生產技術領先經驗,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中國中藥近年來在配方顆粒領域大放異彩,龍頭地位穩如泰山,2019年公司中藥配方顆粒營收達92.3億元,增長率達29.3%。


中藥配方顆粒營收近百億,全面推進經典名方研究


圖1:近年來中國中藥的中藥配方顆粒營業額情況(單位:億元)

“配方顆粒+飲片”合撈超百億!這家龍頭1.5億買下“新冠”新品


中國中藥的中藥配方顆粒業務一直走在業內前列,最近幾年的營業額均以每年超過20%的增速在快速攀升,2019年達到92.3億元,佔總營業額的64.4%。主要得益於配方顆粒的質量可控性及便利性等優勢明顯,市場認可度逐步提高,存量客戶帶來的銷售增長約20.2%;公司近年不斷加大對新客戶的開發力度,以進一步加大市場佔有率,2019年新增客戶帶來的銷售增長約9.1%。


2016-2018年,中國中藥的中藥配方顆粒毛利率均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2019年毛利率直接衝上了60%的高位,達到67.2%,主要原因是部分產品價格主動上調,以及提取工藝的集約化生產帶來中間產品出膏率有所提高,使得單位生產成本下降。


圖2:近年來中國中藥的中藥配方顆粒市場區域佔比情況

“配方顆粒+飲片”合撈超百億!這家龍頭1.5億買下“新冠”新品


中國中藥的中藥配方顆粒主要市場在華東(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及山東)、華南(包括廣東、廣西及海南)、華北(包括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及內蒙古)以及華中(包括河南、湖北及湖南)四大區域,2019年四大區域的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78.3%,2018年為78.0%。華南地區在近幾年有不斷增長的趨勢,2019年同比增長達38.5%,此外,西南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重慶及西藏)雖然佔比不超過10%,但2019年的增速也達39.8%。


2018年6月《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簡化註冊審批管理規定》出臺後,中國中藥利用已有配方顆粒單味藥材標準的研究優勢以及覆蓋中藥全產業鏈的資源,啟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究工作。2019年各研究承擔部門和子公司按照既定目標全面推進經典名方複方製劑研究工作,深入開展包括桃核承氣湯、芍藥甘草湯、當歸補血湯在內的32個經典名方研究,建立了部分經典名方的對應實物分析方法;統一了部分經典名方的原材料採集、飲片炮製及內控標準;對部分經典名方開展了小規模工藝試生產的研究。同時,考慮到配方顆粒標準研究與經典名方研發的相關性,也對兩者的研發工作進行協同,提高研發效率。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廣東一方製藥、國藥集團同濟堂(貴州)製藥憑藉業內領先的科研實力與高標準的生產實力,分別受委託生產透解驅瘟顆粒(曾用名肺炎1號方)與柴葛暢原合劑、達原消毒合劑,展現出中國中藥在方劑領域的超強實力。2020年3月30日,中國中藥透過子公司廣東一方製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簽署《技術轉讓合同》,以1.5億元的價格受讓化溼敗毒顆粒的臨床試驗批件、專利及藥品註冊證書。中國中藥表示,廣東一方將利用自身在中藥配方顆粒領域的生產技術領先經驗,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並在中國中醫科學院的技術指導下組織完成註冊證書申報工作,在獲得註冊證書後安排化溼敗毒顆粒生產、銷售,該產品若順利面世,將為中國中藥在中藥配方顆粒業務上增添新的光彩。


此外,在品牌宣傳方面,2019年江陰天江藥業與廣東一方不斷開拓新的推廣模式,穩固市場競爭優勢。在積極開拓新醫院客戶的同時,加強學術推廣的引領作用,舉辦各類學術會議累計超過1400場,覆蓋超過15萬人次。通過打造專科專病的科研學術和營銷推廣體系,提高產品的終端認知度;通過建立特色學術品牌,增強品牌影響力;通過建立專家庫,打造閉環學術生態體系,提升本集團中藥配方顆粒產品的市場信賴度。


中藥飲片營收近13億,下屬飲片生產企業達24家


圖3:近年來中國中藥的中藥飲片營業額情況(單位:億元)

“配方顆粒+飲片”合撈超百億!這家龍頭1.5億買下“新冠”新品


2017-2018年,中國中藥的中藥飲片業務進入飛速增長時期,2017年的營業額增長率達283%,2018年達219.7%,於當年成功衝破了10億元關口,2019年增長率為1.7%,營業額為13億元,佔集團總營業額的9.1%。


看似平穩的增長,其實內涵玄機。中國中藥提到,集團中藥飲片除了對外銷售了13億元外,對內銷售給中藥配方顆粒、成藥的工業飲片實現約7.1億元,從整體合計來看,2019年中藥飲片業務的營業額同比增幅也達到了38.7%。


目前中國中藥下屬已擁有24家飲片生產企業,上海同濟堂藥業、國藥集團北京華邈藥業、國藥集團馮了性(佛山)藥材飲片等核心企業已實現醫療飲片全品種生產經營。與此同時,集團積極推動工業飲片協同生產體系建設,立足各地藥材資源優勢,對各省市子公司合理分配主營飲片品種,落實飲片產品集團內調配協同,打通工業飲片供應鏈渠道,為下游的中藥配方顆粒提取和中成藥生產的成本控制以及質量追溯提供有利保障。


此外,集團提出全新的品牌戰略,並於2019年10月舉辦“龍印中國藥材”品牌戰略啟動發佈會。公司將利用優質的中成藥產品資源以及即將啟動的精品飲片業務作為推廣載體,積極推進品牌戰略。針對即將推出中國藥材精品飲片系列產品,梳理包含貴細及珍稀藥材、精品飲片、毒性飲片在內的400多個產品品規,建立精品飲片的標準體系、質量追溯體系,逐步促進中藥飲品產品線升級。


中藥全產業鏈佈局,“新冠”帶來新契機


從集團整體來看,2019年營業額約為14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2%,主要得益於中藥配方顆粒與成藥業務的穩步發展,產地綜合業務開始對外銷售。其中,中藥配方顆粒業務貢獻營業額約92.3億元,佔總營業額的64.4%;成藥業務營業額約35.0億元,佔總營業額的24.5%;中藥飲片業務營業額約13億元,佔總營業額的9.1%;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業務營業額約8966萬元,佔總營業額的0.6%;產地綜合業務營業額約2億元,佔總營業額1.4%。


毛利為85.8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8.5%。毛利率為59.9%,比去年同期上升4.9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配方顆粒部分品種提取成本下降,以及部分產品提價。


2020年集團將繼續深化中藥全產業鏈的佈局,以產業鏈中游工業生產為核心,鞏固配方顆粒領先優勢,大力發展中藥飲片業務,精耕中成藥專科產品,開拓藥食同源大健康產品。在聚焦中游核心業務的基礎上,延伸發展產業鏈上下游,穩步開拓上游藥材種植貿易和下游國醫館等大健康服務領域,形成從種業、藥材、飲片、顆粒、成藥和大健康服務的中藥全產業鏈佈局。


2020年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於全國乃至世界均帶來了不可忽略的影響,但中醫藥診療在此次疫情防治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給中國中藥帶來了新契機。據悉,集團未來將以中藥配方顆粒為抓手,把傳統飲片、精品飲片,各地中藥配方顆粒的銷售聯動起來,再配合中藥配方顆粒全國試點帶來的優勢,鞏固本集團在全國中藥配方顆粒行業的領先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