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股市回眸|全球“股崩”,歐美股市慘不忍睹,俄羅斯RTS“熊冠全球”,A股展現韌勁創業板“地球最牛”

轉眼間,2020年一季度落下了帷幕。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裡,受新冠肺炎在世界範圍內蔓延的影響,全球股市遭到了近乎崩盤性的打擊,中國股市也經歷了數次跌宕起伏,最終創業板市場牛冠全球。業內人士認為,二季度股市機會與風險更大,投資者必須在嚴格控制倉位的前提下掘金。

全球“股崩” 創業板“萬綠從中一點紅”

受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瘋狂肆虐的打擊,2020年一季度全球股市遭到恐慌性拋售,慘烈程度打破了史上階段最差紀錄。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31日15點,一季度歐洲市場中的英國FTSE、意大利MIB、法國CAC40、德國DAX30四大指數分別狂瀉26.23%、28.22%、26.76%、25.91%;俄羅斯RTS更是以崩跌38.12%的戰績“熊霸全球”,西班牙IBEX指數以30.26%的巨大跌幅緊隨其後。亞太市場中,韓國成分指數、日本日經225指數、中國香港恆生指數分別暴跌了20.16%、20.04%、16.27%。美國股市三大指數標準普爾、納斯達克、道瓊斯分別暴跌了18.70%、13.36%、21.76%。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數據反映的是整個一季度。若取其中的高低點跌幅和對應時間進行計算的話,全球股市平均跌幅接近40%,用時卻不到30天,下跌速率直接打破了1987年8月下旬至10月下旬的股災區間跌幅紀錄,為史上之最。此外,美國股市於3月9日、12日、16日、18日這4個交易日中連續跌停熔斷,並帶動全球多個股指觸及熔斷機制。

那麼,中國股市情況如何呢?數據顯示,上證50、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4大成分指數在一季度分別錄得了-12.20%、-4.49%、-1.94%、+4.10%的不俗戰績;上證指數、深證綜指、中小板綜、創業板綜4大綜合指數同期表現分別為-9.83%、-3.31%、-2.54%、+2.12%。全球股災,但整個A股市場表現出較強的韌性。

滬深兩市兩極分化較嚴重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滬深兩市漲跌個股比例分別是1153:2635,其中上海主板是399:1100,深圳主板是102:355,中小板是317:625,創業板是311:486。從整個排行榜上看,兩市一共有21家股票漲幅大於100%,剛上市的“斯達半導”連續23個漲停,最終位居漲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新股“瑞芯微”連續18個漲停,最終漲幅位居第二名;漲幅大於50%的股票有65家,更有多達145股漲幅超過了30%。不過,跌幅榜也讓投資者觸目驚心——博通股份、道通科技、*ST信威、延安必康狂瀉逾50%,跌幅超過30%的股票多達101家。

板塊方面,農業板塊與高新技術題材位居漲幅榜前列。種業指數一季度板塊43.76%突破歷史新高,人造肉板塊狂漲42.38%突破歷史新高,豬肉板塊漲幅高達20.37%突破歷史新高,使得農林牧漁板塊距離2015年高點一步之遙。新經濟題材中,光刻機、醫療保健、充電樁、半導體、芯片等多個板塊表現強勢,不過漲幅相比農業還是有些遜色。跌幅榜上則主要是銀行、保險、石油、煤炭、家電為首的週期性藍籌板塊,且跌幅都在15%以上。

整體來講,市場兩極分化相當嚴重,結構性機會與結構性風險都相當突出。

二季度兩大風險不得不防

“預計二季度市場重心將‘明多暗空’,越臨近年中越要小心。”富鼎資管經濟學家李維夏對上游新聞記者做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分析——

第一、不排除誘多的可能。從季線圖上看,深圳市場6大指數都是天量長上影,一方面這意味著大級別頂部完全確立,另一方面也令二季度在經濟復甦的預期下有可能迎來一波大漲行情——只不過,這個大漲行情,不可能突破前期高點,即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減虧的機會,而從中線來講則是致命誘多。因此,投資者操作上,切忌用牛市思維行事。

第二、兩大風險不得不防。一季度上證50與上證指數都收出了斷頭鍘刀式陰棒,決定了二季度的反彈力度是非常弱的,甚至不排除二季度考驗2019年1月低點的可能;那麼二季度,週期性藍籌特別是前幾年炒作過的金融類藍籌,仍將滯漲領跌,需要回避。此外,二季度將是限售股解禁高峰和減持套現的關鍵階段,疊加半年度流動性緊缺的因素,一些缺乏業績支撐的績差股、高估值股,和年報一季報業績爆雷的股票,將大踏步走向價值迴歸路,需要警惕。

第三、兩類題材可以掘金。一類是業績勉強的超跌低價股,越是在弱勢行情下,上市公司保殼心切,就越要想盡一切辦法來扭轉公司的基本面,至少不讓公司股價觸及1元面值而強制退市是必須的手段。另一類是在自然災害預期下受益於三農政策大力扶持的農業板塊,它們的價值重估行情,遠遠沒有結束。只是投資者在操作上,可以把每個月公佈CPI作為減倉的分水嶺,到下旬或月底時又重新加倉。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