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對症下藥根治“貧病”

紅網時刻3月31日訊(寧鄉站記者 鄔豔 通訊員 戴菊紅)“看著以前只能送給別人的菜都變成了一筆筆收入,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近日,說起2019年的收入,寧鄉市菁華鋪鄉嶂山村張家組80多歲的貧困戶彭少香說,人老了,什麼都幹不了,但是看著自己種的菜、養的雞鴨全部變成了收入,感覺整個人都有勁了,幹活都有力氣些了。

“嶂山村的貧困戶大多是老弱病殘,對於他們來說,發展庭院經濟、小型種養業,將每一份付出都變成‘真金白銀’,是一個助其脫貧的好方法。”市民政局駐嶂山村第一書記李元生說,脫貧,必須找準病因,再對症下藥,才能根治。

宁乡:对症下药根治“贫病”

2019年夏,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正在給彭少香(右)家的蔬菜過秤。資料圖片

貧困戶家裡多餘的菜全部變成了錢

“去年我就種了兩‘溜’黃瓜,結果李書記幫我賣了800多塊錢。”彭少香說,以前沒吃完的黃瓜,不是送人就是爛在菜地裡,沒想到這一點點黃瓜可以賣這麼多錢。

“我就希望他們做一點就能有一點收入,所以就和他們說了,有東西要賣掉,只要打我電話,肯定會幫忙賣掉。”李元生說,賣一次就有一次的收入,大家看到錢了就會有幹勁,就會一直幹下去,就會形成比較穩定的收入來源,到時候錢就積少成多了。

“真的是多虧了李書記,不然我擔著這些菜去哪裡賣咯!”在彭少香心中,隨喊隨到,自己先墊錢收菜的李元生是家裡的大恩人,“都不知道他貼了多少油錢。”

每次得知貧困群眾家中有農產品要賣,李元生就會聯繫市民政局派人來收購,用李元生的話說就是“不能讓貧困群眾的勞動成果爛在地裡、黴在家裡”。

“最近家裡雞蛋多,都是李書記和扶貧工作隊隊員在聯繫幫忙賣,非常感謝他們。”該村貧困戶陳細連說,一次一兩百元,多幾次錢就多了。

“家裡19只水鴨都賣了,賣了700多塊錢。”貧困戶林皓月笑著表示,疫情期間沒有什麼其他收入,這筆錢可解了家裡的燃眉之急了。

讓貧困戶庭院經濟發展率達到80%以上

“喂,請問是林有紅嗎?今年有發展養殖業的計劃嗎?”早在2月底,李元生就開始給村上貧困群眾一個個打電話,詢問他們今年的種養產業計劃和工作計劃。

2020年是精準扶貧決勝之年、收官之年,如何讓貧困戶持續、永久脫貧是李元生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在李元生心中,幫助他們持續穩定發展好庭院經濟是目前的首要任務。

“嗯,好的,決定養蜂和養雞是吧?那我就做計劃了,如果有變化一定要聯繫我。”在詳細記錄完林有紅的訴求後,李元生又開始撥打其他貧困群眾的電話,對於一些不太明確自己能幹什麼的貧困群眾,李元生會根據自己瞭解到的情況,給出合適的建議。

“今年村上主要是發展蜜蜂、土雞和土花豬這三個產業,目標是讓貧困戶庭院經濟發展率達到80%以上,而對於那部分有種養能力的貧困戶來說,希望覆蓋率能夠達到100%。”在李元生心中,這些是貧困群眾的保障,可以讓他們穩定增收,持續穩定的發展。

“在這邊三年多時間了,看著他們逐步脫貧,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李元生說,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為他們做這些小事、改變他們的一些觀念,可以讓他們在脫貧路上走穩、走好、走順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