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範文評析:補齊“三農”短板 決勝全面小康

補齊“三農”短板 決勝全面小康

(132公考評析:對稱式標題,句式為對策+目的,“補齊‘三農’短板”為工作的重心,也是本篇文章的重點論述對象;“決勝全面小康”為所要達到的目標。因而在標題部分採用該種寫法有利於讀者在第一時間快速而精準地把握住本文的核心觀點,是申論考試中比較推薦的標題擬定方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印發。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聚焦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兩個目標任務,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現實針對性。

(132公考評析:背景式開頭,結合國情,闡明今年的目標任務。而後藉由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今年的兩大目標任務並指出該文件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言簡意賅且重點突出。在正式考試中,若要引用該文件內容可不必寫出文件的全稱,可直接以“中央一號文件”來指代。)

申論範文評析:補齊“三農”短板 決勝全面小康

脫貧攻堅已經取得決定性成就,收官之戰的工作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還有少部分基礎條件比較差、貧困人口比較多的地區,需要啃硬骨頭。《意見》指出,“各級財政要繼續增加專項扶貧資金,中央財政新增部分主要用於‘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這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保障。另一方面,要建立脫貧的長效機制。打贏脫貧攻堅戰,意味著把扶貧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戰轉向常態推進。因此,《意見》指出,“堅持貧困縣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正是為了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

(132公考評析:分論點1,肯定已經取得的成績,隨後指出今後的工作重點,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問題的分析全面、到位,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文段書寫結構為:問題+對策,是比較常見的書寫結構,在考試中使用該種結構進行論證時,應注意問題和對策之間銜接要緊湊、自然。)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不僅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戰場。具體而言,“三農”工作還存在不少短板。水、電、路、電信等網絡在廣大農村雖已基本建成,但持續有效的投入和管護機制還未完全建立。教育、醫療、社保和文化等公共服務雖然實現了全覆蓋,但服務質量還有待提升。對此,《意見》明確要求“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從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做出了具體部署。

(132公考評析:分論點2,引用國家領導人的講話進行過渡,在增加文章亮點的同時又使得使文段過渡自然,一舉兩得。本段在論證過程中,段落結構與上一段相同,即先圍繞“三農”短板作具體闡述,既看到了問題的所在,又能給出針對性建議,內容完整。)

申論範文評析:補齊“三農”短板 決勝全面小康

做好“三農”工作,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雖然當前涉及糧食安全的大宗農產品供給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去年生豬穩產保供出現了較大短缺,提示我們在這方面不能有絲毫鬆懈。因此,《意見》明確將穩定糧食生產、加快恢復生豬生產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當前和今後,農民收入不僅來自於農業生產,也來自於其他收入。《意見》明確“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穩定農民工就業”,就是讓農民分享鄉村產業發展的紅利、獲得穩定的務工收入。

(132公考評析:分論點3,圍繞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目標進行論述,在論證過程中,所舉事例具有較強的時效性,與分論點貼合性強,能有效地支撐分論點。這也啟發我們在平時應多關注一些時政熱點新聞,並做好歸類工作,以便在引用時能做到信手拈來。)

《意見》專門強調了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包括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健全鄉村治理工作體系、調處化解鄉村矛盾糾紛和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等。最近幾年,農村基層治理的制度支撐體系已基本建成。2019年,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示範試點工作展開,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善治之路探索新路子、創造新模式。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將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組織基礎。

(132公考評析:“基層治理”是近兩年來關注度較高的時政熱點,更是政府工作的重點。在本段中,重點圍繞開展“農村基層治理”的做法、開展該項工作所具備的條件以及開展該工作的意義進行闡述,語句雖短但分析到位,可將其作為熱點知識進行儲備,加深自己對“農村基層治理”的認識。)

申論範文評析:補齊“三農”短板 決勝全面小康

脫貧攻堅質量怎麼樣、全面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農”工作成效。當前已初步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需要我們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埋頭苦幹、紮實工作,切實完成好“三農”各項重點任務,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1165字)

(132公考評析:結尾部分重申觀點、回扣主題,而後結合實際,補充對策,為常見的結尾書寫方式。)

(132公考總評析:本文圍繞“補齊‘三農’短板”,從而“決勝全面小康”進行闡述,在論證過程中,明確指出當前“三農”工作的重點以及短板,並通過《意見》一一給出瞭解決對策,文章詳實,內容完整。本文的不足之處在於:本文並非是一篇標準的申論範文,分論點不夠明確,在考試中不建議採用;再者,本文的段落在論證時結構簡單,方式較為單一,素材不夠豐富,文章亮點較少。建議考生在實際考試過程中,在說理的同時也應注意結合例子進行論證,使得文章有理有據、血肉豐滿。)

(作者為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10日 05 版)

本文由132公考評析鑑賞,

點擊文末鏈接,查看更多申論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