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隊之殤:專情內線球員,卻充當為別人做嫁衣的“冤大頭”

在NBA中,存在著“得內線者得天下”的法則。從上古時期帶領凱爾特人拿下11座冠軍獎盃的“指環王”拉塞爾,到打出史詩級禁區統治力,創造單場狂砍100分的瘋狂記錄的張伯倫,再到湖人三連冠時期的OK組合之一,在內線翻江倒海、無人能敵的巨無霸“大鯊魚”奧尼爾,帶領馬刺奪取5個總冠軍的“石佛”鄧肯,再到開創三巨頭先河,率領凱爾特人重回巔峰的“狼王”加內特,無一不是“得內線者得天下”法則的完美闡釋。而在NBA30支球隊當中,就存在著這樣一支球隊,對內線球員無比偏愛與執著,酷愛囤積和培養優質內線,但是卻常常培養成了全明星內線巨星,卻被送往其他球隊發光發熱,為別人做嫁衣。它就是坐落於美國南海岸的奧蘭多魔術。

魔術隊之殤:專情內線球員,卻充當為別人做嫁衣的“冤大頭”

OK組合奪冠合影

伴隨NBA聯賽發展,“得內線得天下”法則的衍變。

在NBA七十餘年發展過程中,“得內線得天下”法則始終伴隨左右,並且對比賽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上古時期,由“紅衣主教”奧爾巴赫執教,“指環王”拉塞爾擔綱球隊首發內線的凱爾特人,在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綠衫軍展現出了對於整個聯盟的超強統治力:壟斷了期間的11個總冠軍,讓人談到拉塞爾領銜的那支綠衫軍就聞風喪膽,令人生畏。拉塞爾在內線的一柱擎天,攻防兩端的統治力,當時能與之相匹敵的也就是另一位禁區“巨無霸”張伯倫了。兩人在當時,真正讓外界見識了擁有強大內線的球隊,是如何左右比賽,呼風喚雨的?這樣的局面即使到了“籃球之神”喬丹崛起的90年代,同樣是如此。公牛王朝的內線支柱“大蟲”羅德曼,連續拿下賽季籃板王,屢屢在內線撐起禁區屏障,保護籃板,為喬丹帶領公牛統治聯盟保駕護航。當時四大中鋒尤因、奧拉朱旺、奧尼爾和大衛羅賓遜,在籃下肉搏的盛景,成為當時聯盟的一段佳話。到了20世紀初,“大鯊魚”奧尼爾的橫空出世,再次將這一法則推向又一波高潮。壟斷籃板,統治禁區、瘋狂蓋帽、肆虐籃筐,成了奧尼爾每場比賽的保留劇情。有了他的助力,湖人三連冠王朝由此建立。即使到了近二十年,無論是馬刺、凱爾特人、湖人等等,總決賽登頂,“石佛”鄧肯、加內特和大加索爾,居功至偉。

魔術隊之殤:專情內線球員,卻充當為別人做嫁衣的“冤大頭”

四大中鋒:尤因、奧尼爾、大衛羅賓遜、奧拉朱旺

只不過現在的內線球員更加全能,進攻手段更加豐富。不再是傳統的站樁式中鋒,全部得分都集中在籃下,而是從禁區到中距離投籃,再到遠投三分,真可謂是“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而且在豐富進攻武器的同時,沒有丟掉作為內線球員的“看家本領”—防守。籃下保護籃板、協防蓋帽,真正做到“一個都不能少”。伴隨著聯盟不斷出臺限制內線球員的規則,比如設置三秒區等,中鋒球員也在不斷根據規則去改變自己,然後適應當今聯盟規則和潮流。從原來的站樁式中鋒到如今身懷絕技的全能手,這就是“得內線得天下”法則在NBA發展進程當中的演變。

魔術隊之殤:專情內線球員,卻充當為別人做嫁衣的“冤大頭”

1992年魔術用狀元籤選中奧尼爾

偏愛執著“得內線得天下”法則,魔術專情內線球員。

受“得內線得天下”法則的影響,坐落於美國南海岸的奧蘭多魔術隊,從建隊之初,就痴迷於囤積內線潛力新星。從1992年用狀元籤摘下“大鯊魚”奧尼爾,到2004年再次用第一順位拿下“魔獸”霍華德,再到2018年首輪第六順位選中長臂怪人班巴。前兩位在聯盟當中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內線球員的一系列獎項:籃板王、蓋帽王、最佳防守陣容、最佳防守球員,加上各種MVP獎項,毫不誇張地講,真是拿獎拿到手軟。而另一位內線潛力新星班巴,雖然暫時尚未兌現天賦,但是2米13的身高、105公斤的體重,驚人的2米39臂展,加上2米93的站立摸高,這樣的身體天賦擺在那裡,一旦兌現,那將是有一個“大鯊魚”和“魔獸”的存在。不但如此,魔術一個賽季都會囤積6-7位內線球員,對於內線的重視程度,其他球隊均不能望其項背。對內線球員的如此專情,放眼聯盟,再也找不出第二支球隊。

魔術隊之殤:專情內線球員,卻充當為別人做嫁衣的“冤大頭”

魔術時期霍華德籃下蓋帽

嘔心瀝血培養,卻被自己親手送走,充當為別人做嫁衣的“冤大頭”。

按照一般道理來講,用自己猶如中百萬鉅獎的彩票一樣抽的狀元籤,選中的天才內線。加上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培養出來的內線巨星,應當去以此為核心合理搭建陣容,全力衝擊總冠軍。而魔術只在2009年,為當時如日中天的“魔獸”霍華德組建了尼爾森、劉易斯、特科格魯等外線射手群,在東部決賽擊敗“小皇帝”詹姆斯領銜的克利夫蘭騎士,隊史上首次殺入總決賽,最終慘遭湖人淘汰,與總冠軍失之交臂。大部分時間只是找來一批實力平平的隊友,浪費內線巨星的歲月年華。直到他們對球隊心生不滿,失去耐心,與球隊走到徹底決裂的地步,最終不得不狠心將一手培養出來的球星送走。結果送到湖人的奧尼爾,與科比聯手,在21世紀初帶領湖人拿下三連冠,創立湖人王朝,之後遠赴邁阿密,與韋德攜手,擊敗諾維茨基領銜的達拉斯獨行俠,再次拿下總冠軍。可以想象,看到自己親手培養出來的巨星,為其他球隊奪得總冠軍,是何等苦澀的滋味?這真應了那句話:“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魔術隊之殤:專情內線球員,卻充當為別人做嫁衣的“冤大頭”

科比和奧尼爾在湖人奪冠合影

誠然現在聯盟盛行“小球潮流”,更加註重外線投射能力,對於內線球員能力的依賴在逐漸減弱,但是卻仍然不可或缺。2013年熱火與馬刺的總決賽第六場絕境時刻,正是依靠波什的前場籃板和助攻,讓雷阿倫投中絕平三分,扭轉戰局;2016年騎士和勇士的總決賽,正是由於博古特的賽季報銷,讓勇士“死亡五小”神奇不再,73勝9負的巔峰勇士,被騎士成功翻盤,成就歷史上最為經典的大翻盤

。凡此種種,正說明了“得內線得天下”法則,無論潮流如何改變,都將成為球隊的一大制勝法寶,不可或缺。奧蘭多魔術隊堅守這一法則是正確的,但是如何為親手培養出來的內線巨星搭配合理陣容,去衝擊總冠軍,改變球隊歷史,成為留給球隊亟待解決的一道難題。

魔術隊之殤:專情內線球員,卻充當為別人做嫁衣的“冤大頭”

魔術隊的長臂怪人-班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