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陽春三月的一個早上,我們一行幾人自駕車出漢中城走褒斜道穿連城山隧道,一路直奔留壩。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去年連城山隧道的開道,漢中至留壩的路程大大縮短,以往要4小時左右的時間,現如今只需1個多小時就到留壩了。

出隧道,山路彎彎,還沒有完全從冬甦醒的植被半醒半眠,有的剛剛發出嫩嫩的綠葉,有的還是枯木乾草,但它們都在微微的春風中向到來的每個人含首招呼。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很快我們到了最美山村兩河口,一高大的標牌在路邊格外醒目。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走過路標不遠處,在山彎的懷抱中,沿山而建的青灰色的樓房挺拔而立。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漢中市紅色博物館,佔地10000多平方米,260多個展廳,光老式汽車展廳2000多平方米。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這裡收藏品從1921年我黨初建期至1978年期間診貴的物品。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物件有炮彈、三輪摩托車、電話機、望遠鏡、照像機、大刀、長槍、留聲機、發報機、飛虎隊徽章、衣物、土地雷、防毒面具、牢房刑具等等10萬多件。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最讓我歎為觀止的是抗戰時期銀行所用的算盤,這可能跟我這學過財會,幹過財務,打過算盤的有關吧。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之前,沒有電腦計算機,算盤是最快最準確的計算器,一組數據的準確需要許多人共同用算盤計算才能完成。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1935年,原紅25軍經過留壩。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當年徐東海在留壩停留時用過的床及物件也在展廳。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莊嚴肅穆的展廳、靜靜的物品都向我們訴說著新中國誕生的艱難。

上下四層樓,幾百個展廳,我們走馬觀花式 地瀏覽一遍就用了兩個多小時。

走出展廳,座在外面略微休息,大家都讚歎漢中深山居然珍藏有這樣一個紅色基地。


留壩,有個紅色紀念館,留下了歷史厚厚的印記

返回之前,還在這群山環抱的壩壩吃了香噴噴的小火鍋。

留壩,真讓人留下難以忘懷的行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