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要改造成這樣!詳細規劃圖來啦


“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要改造成這樣!詳細規劃圖來啦


建築外觀


建築造型傳承原有建築形象,外觀為簡潔、純淨、大氣的水晶球、夜明珠。周邊建築密集,球體在平面和空間上能最好的與周邊環境相融合,保留原有建築扁球體的一抹記憶,卻又是全新的突破。白天好似朝陽,象徵長寧體育文化事業冉冉升起,蒸蒸日上。夜間配以幕牆LED燈光,把比賽場內運動員競賽的精彩場景,呈現在球體表面,成為浦西一顆通透、閃亮的夜明珠,與浦東東方明珠遙相呼應。


“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要改造成這樣!詳細規劃圖來啦

“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要改造成這樣!詳細規劃圖來啦

上海國際體操中心夜間效果圖


比賽場館


為了更好的服務大眾體育、全民健身以及文化需求,在市中心用地緊張的情況下,新的體操中心向“天”、向“地”借空間,將大、小比賽館、籃球訓練館三層疊加,打造出上海第一個集競賽演藝、全民健身多方位立體疊加的綜合體育館。


“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要改造成這樣!詳細規劃圖來啦

大比賽館效果圖


“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要改造成這樣!詳細規劃圖來啦

小比賽館效果圖


比賽地場尺寸擴大至70*40米,在作為體育功能使用時,觀眾最大座席數增至5611席,小比賽館最多可容納觀眾1170人,滿足最高級別國際體操賽事的要求。


“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要改造成這樣!詳細規劃圖來啦

場館大小內剖圖


“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要改造成這樣!詳細規劃圖來啦

場館橫切面圖


主比賽館及上層疊加的小比賽館為今後的競演活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除滿足體操、籃球、排球、手球、拳擊、武術、柔道、跆拳道等體育比賽和訓練之外,也可作為文藝演出、馬戲巡演、會議、社區群眾活動等多功能使用。

下沉廣場


體操中心館前設置下沉體育休閒廣場、室外籃球場、體育雕塑、休憩庭院等用以增加體育休閒、服務的場所,烘托全民健身氛圍。下沉廣場、地下開放空間不僅解決了部分地下室採光、通風、消防的問題,而且充分考慮與城市空間的連接,為市民提供了更多活動場所。


“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要改造成這樣!詳細規劃圖來啦

下沉廣場效果圖


是不是特別期待呢!更值得一提的是,新上海國際體操中心由魏敦山院士團隊領銜設計。魏敦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現代建築設計(集團)顧問總建築師職務。1983-1986年設計了埃及開羅國際會議中心,1992-1993年設計了毛里塔尼亞國際會議中心,1994年榮獲中國建築設計大師稱號,2000年獲得全國第九屆優秀工程設計金獎和中國建築設計最高獎“梁思成建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