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待見的萊比錫紅牛如何打臉德國足球(2)


不受待見的萊比錫紅牛如何打臉德國足球(2)


東德時代萊比錫也是一個足球重鎮。早在1988年,也就是柏林牆倒塌的前一年,萊比錫與擁有馬拉多納的那不勒斯進行歐洲聯盟杯比賽吸引了9萬球迷。統一後,整個前東部地區的足球走向衰落。羅斯托克和中國球員邵佳一效力過的科特布斯短暫停留在德甲征戰,但是沒有一支球隊是有競爭力。在2016年-17賽季的第11周,萊比錫登上聯賽榜首確實是統一後東德足球最高光時刻,如今打入歐冠八強又是另一個里程碑。

2009年,當紅牛把注意力轉向萊比錫時,東部足球已經是低處不勝低,幾個在低級別混的俱樂部每場比賽每場平局最多有幾千名球迷。而且嚴重的排外情緒滋生有納粹傾向的球迷組織。

紅牛敏銳地察覺到東部有一個強大足球俱樂部的發展空間,不過成功要比紅牛預期得晚,紅牛標誌被禁止使用,影響了品牌效應和上座率,不得不在第四級別熬了三年,直至有教授外號的名帥蘭尼克入主,有過在漢諾威和霍芬海姆成功衝上德甲的經驗,即便紅牛帝國給予他無窮的財政大權,蘭尼克還是把焦點放在年輕人身上,他慧眼識珠,17歲的優素福保爾森還在丹麥二級聯賽效力的時候就在一次葡萄牙U18邀請賽中被蘭尼克相中,他,隊長薩比策和前鋒維爾納都是紅牛走青春風暴的成功個案。

紅牛全球足球經理明茨拉夫反駁德甲對手認為他們砸錢的指控“我們從不會花兩千萬歐元購買大牌球員,我們有奧地利,美國 加納和巴西到同體系球隊,我們有自己良好的球探資源,我們的哲學理念一直很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