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曝光ETF“買手”險資成掃貨主力

年報曝光ETF“買手”險資成掃貨主力

外匯天眼APP訊 : 隨著2019年基金年報陸續披露,ETF背後神秘“金主”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去年規模增長較快的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上,出現了以險資為代表的多類機構投資者的身影。在科技股行情推動下,持續“吸金”的科技類ETF也成為險資新寵。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去年共有10只股票ETF規模增長超過10億份,其中,國泰證券ETF份額從去年年初的36億份猛增至年底的134.23億份,增長98億份,在所有股票ETF中排名首位。此外,華寶券商ETF的總份額從去年年初的14.42億份,增長至年底的57.31億份;國壽安保滬深300ETF份額從去年年初的7.36億份,增長至年底的47.29億份。

上述ETF份額暴增背後,究竟是誰在掃貨呢?以國泰證券ETF為例,基金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底,該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有5個席位被險資佔據,分別是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人壽、中信保誠人壽、新華人壽和友邦保險,其中,中信保誠人壽、新華人壽和友邦保險均為去年下半年新進。

華寶券商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同樣出現了多家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信泰人壽保險和華夏人壽保險分別持有該ETF1.5億份、3477萬份和1892萬份。

除了險資,中央匯金、券商、期貨等多家機構也是股票ETF的掃貨主力。去年規模激增22.5億份的國泰軍工ETF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除了3家保險公司,還有中央匯金資產管理公司、嘉實基金配置甄選1號資產管理計劃、東證期貨工銀慧享一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中信建投證券。

今年2月下旬以來,A股受海外市場衝擊出現劇烈震盪,多隻科技類ETF淨值明顯回撤,不過這些ETF仍然獲得了資金逆勢流入。據統計,截至3月30日,今年以來華夏5G ETF、國泰CES半導體ETF、華寶中證科技龍頭ETF分別增長222億份、44.6億份、31.37億份。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短期應對當前市場環境的策略有所差異,但科技股仍是不少機構投資者的“心頭好”。有保險資管人士稱,保險資金更加側重資產配置。面對短期市場回調,總體配置思路不會改變,在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科技成長股依然會是全年的主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