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為什麼巴中民政人的精神頭這麼足?

疫情當前,為什麼巴中民政人的精神頭這麼足?

近日 ,《中國社會報》刊登了題為《為什麼他們的精神頭這麼足》的文章,點贊疫情防控期間巴中民政廣大黨員挺在前、做表率的精神。


疫情當前,為什麼巴中民政人的精神頭這麼足?


為什麼他們的精神頭這麼足

記者 王堯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沒有局外人,更沒有旁觀者。四川省巴中市民政局廣大黨員挺在前、做表率,深入社區防控一線,在需要的時候不避讓、不退縮,黨徽閃閃,印證著每名黨員最初的承諾。


挺在前,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我是巴中市民政局的黨員,向你報到,參加紅巖社區防疫工作。特殊時期,我們黨員要發揮關鍵作用!”站在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巴中市民政局幹部馮揚鄭重地向社區幹部說。


1月28日,巴中市委書記羅增斌向廣大黨員幹部發出“眾志成城、嚴防死守,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動員,機關幹部、社區網格員和各區(縣)、各級部門立即奔赴戰鬥一線,入戶摸排統計“四類信息”,全市上下迅速進入緊張有序的防控戰“疫”。巴中市民政局先後有30餘名同志報到,參加所在社區一線疫情防控工作,每天派出一隊黨員幹部下沉包保的紅巖社區值守防控點位,開展巡查和宣傳。


“小哥,請你戴好口罩,在這邊掃碼登記。”每天一大早,戴好口罩、手套,揣上酒精噴霧瓶,巴中市民政局的黨員幹部就和社區幹部、志願者、網格員一道堅守在紅巖社區油坊街防控點位。


油坊街道曾是一個鄉鎮街道、村社入城的必經路口,疫情期間人口流動雖然急劇減少,但日均人流量仍有1.4萬人次左右,平均每分鐘就有20餘人通行,防控點位的工作量特別大。志願者經常端著已經見涼的盒飯,隨便找個人少的角落扒拉幾口飯菜,又匆匆投入防控工作。社區網格員張麗負責出入人員信息登記,早中晚人流高峰期,她經常錯過飯點。在她的帶動下,丈夫也自願加入防疫工作。


“大媽,現在是疫情防控時期,就不要聚堆,不要出家門了。”在點位人流量相對較少的時候,工作人員還要勸導附近幾個小區喜歡曬太陽的老人居家防控。“工作一天,體力再好的小夥子,回到家也是疲憊不堪。”社區居委會主任張德其對記者說。他再有一年就要退休了,可疫情發生後,他卻從除夕一直堅持奮戰在一線。


“你們要有防控意識啊!病毒通過飛沫傳播,你們這麼多人還在一起打麻將,非常危險!大家趕緊回家!”在巡查一個老舊樓棟時,馮揚聽到一個房間十分嘈雜,就和城管隊員敲門而入。“好好好,我們馬上就撤桌,不打了。”


為增強社區群眾對疫情的認知,社區幹部把家用車改裝成宣傳車,天一亮就巡街流動播放。


衝上去,遇到困難決不退縮


“好麻煩喲,進出都要登記!”有時候,一些群眾對掃碼登記進社區不理解、不支持,臉色難看、話難聽。

“出入登記的信息很詳細,會錄入你的電話號碼。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出入登記是必須的,也是對自身負責。”民政黨員幹部從群眾的視角,耐心宣傳個人信息登記和疫情防控的關聯性和重要性。他們還將黨徽佩戴在胸前,亮明自己的身份。得知這些民政黨員幹部是24小時晝夜值守,一些原本情緒激動、不配合工作的群眾,後來都誠懇道歉,有的還主動幫忙維護點位秩序。


“不要聚堆,不要串門,買完菜趕緊回家,記得洗手、消毒……”每天,民政黨員幹部在協助做好出入登記後,都會多囑咐幾句。巴中市民政局黨員鮮韻然說,多叮囑一句,就是一次宣傳。儘管短短的一句話,卻拉近了黨群關係。


紅巖社區油坊街的老舊小區、樓棟較多,民政幹部就同紅巖社區幹部一道研究解決方案,按程序優化調整防控點位設置。搬遷防控點位後,他們又和社區幹部、網格員、志願者搭帳篷、拉警戒線、貼出入登記二維碼、建圍欄,為戰“疫”共同撐起社區防控屏障,胸前的黨徽成為身份標誌。


“都晚上11點多了,你是從哪裡回來呀?”“我坐火車,從重慶九龍坡回來的。”“你需要在家居家留觀14天,生活物資的採購社區會安排專人負責,我們先把你的信息做個登記……”


防控點位的工作不僅僅只是做個信息登記,民政黨員幹部還會根據防控要求,對進出車輛和人員做分析判斷。幾天下來,光油坊街防控點位就勸返準備參加聚餐等聚集活動群眾30餘人,建議社區採取居家留觀措施2人。


亮出來,用行動彰顯黨員榮耀


“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天天都來點位,精神頭咋這麼足哦?”防控點位志願者服務組組長張輝強好奇地問。“黨員要做先鋒表率的嘛。”馮揚說。這是巴中市民政局每位參加戰“疫”的黨員用實際行動踐行的誓言。


“為了老百姓,晝夜在這裡站崗執勤,你們實在太辛苦了!”李大爺每天要從家裡給摔傷住院的老伴送飯,看到民政幹部深夜還在社區值守,不無感慨地說。“辛苦一點沒關係。只要疫情控制住了,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再怎麼辛苦都值得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


“我去買一張五彩布圍起來,你們這裡是個風口,太冷了。”“他們是很冷,我去把家裡的電爐子拿來。”“我晚上沒啥事,也加入你們的隊伍。”……許多路過的群眾看見民政幹部的努力和付出,自發贈送礦泉水、開水壺、麵包等物品,個體老闆、公司職員也紛紛主動加入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共同築起一座堅強堡壘。


“這是我的二維碼。可以把車開進去買幾袋玉米餵雞嗎?”“當然可以,而且免檢通行。”從2月22日起,巴中市在打好抗擊疫情阻擊戰的同時,有序有效推動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復業,積極有序推動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抓好春耕備耕、種植養殖業發展。


“你們入黨, 咋個好?”在駐點空閒時,志願者李仕澤看著民政黨員幹部胸前的黨徽認真地問。“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信仰。我加入中國共產黨,就是為了心裡的信仰。”馮揚說。李仕澤說:“看你們為了防控疫情,都十分認真。疫情結束,我也要交一份入黨申請書。”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群眾看到一種信仰的力量。胸前黨徽閃耀,溫暖著疫情下每一個過往的群眾,激勵著每一個奮戰前行者。



審核:尹苒

終審:張志軍

疫情當前,為什麼巴中民政人的精神頭這麼足?

疫情當前,為什麼巴中民政人的精神頭這麼足?

疫情當前,為什麼巴中民政人的精神頭這麼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