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惠聚】巴州:田間地頭春潮湧 一村一策奔小康

絲路樓蘭網全媒體訊(張慧疆)大地春潮湧,增收正當時。隨著氣溫回升,巴州各“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堅持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帶領各族村民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春耕春播熱潮,凝心聚力繪就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生動畫卷。

科學管護為紅棗提質增效

3月25日一大早,為幫助村民及時開展春季棗樹管護,若羌縣農業農村局駐鐵幹裡克鎮果勒吾斯塘村工作隊來到有機紅棗示範基地,幫助村民熱西提·蘇萊曼耕施有機肥,為紅棗提質增效奠定良好基礎。

熱西提家有6畝紅棗地,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家中缺少勞動力,自己也缺乏管護技能。工作隊瞭解到他家的情況後,組織種植能手、黨員志願服務隊幫助其修剪棗樹,並把他家的紅棗地也納入有機紅棗示範基地,進行“點對點”指導幫扶。

工作隊長賈金偉說:“如今紅棗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我們必須科學管護棗樹,從根本上提高紅棗品質,才能賣上好價錢,激發大家種植紅棗的積極性,真正實現棗農增收致富。”

“多虧了工作隊的幹部,經常給我們講解棗樹疏密間伐、耕施有機肥等管護技術。去年在工作隊的幫助下,我家紅棗畝均產量增加了100公斤。相信只要科學管理,今年的紅棗一定豐產豐收可以賣個好價錢!” 熱西提·蘇萊曼開心地說。

工作隊充分發揮後盾單位職能優勢,申請了自治區霧化補貼專項資金10萬元,用於購買有機肥料打造有機紅棗試驗田,進一步提高紅棗的產量和質量,幫助困難村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村有機紅棗示範田共有125畝,覆蓋困難村民17戶。

蔬菜大棚成致富“金鑰匙”

五號渠鄉查汗渠村是焉耆縣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今年開春以來,在縣環保局駐村工作隊幫助指導下,村民紛紛拉開了春耕春播的序幕,蔬菜大棚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3月23日,在村民呂秀錦的蔬菜大棚裡,工作隊員們各負其責忙著除草、間苗、施肥。剛間完苗的菜畦又松又軟,綠油油、水靈靈、肥嘟嘟的白菜長勢正旺。

由於目前時令蔬菜價格偏低,工作隊建議呂秀錦今年可以將赫赫有名的焉耆大白菜種植到大棚裡,加施經過一個冬季腐熟發酵後的雞糞、牛糞等有機肥,大棚裡的白菜長得非常喜人。

“今年嘗試著種植感覺不錯,這季白菜一個多月後就可上市,賣完這一季要帶動鄉親們一起發展大棚白菜,讓各族群眾季季都能吃上我們焉耆大白菜!”呂秀錦開心地說,今年1.6畝地大棚白菜投入不到1000元,能產出12噸左右,工少、水少、成本低,按目前的每公斤1.5元計算,除去成本可增收1.5萬元。

焉耆大白菜因個頭大、纖維少、口感好、營養豐富而深受消費者青睞和認可。查汗渠村的大棚白菜不僅豐富了居民的菜籃子,也讓菜農嚐到甜頭,成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牲畜品種改良見成效

今年,和靜縣額勒再特烏魯鄉烏蘭布魯克村積極推進巴音布魯克黑頭羊品種改良,改良後的巴音布魯克黑頭羊進入產羔的關鍵時期,產羔成活率達到98%以上,有效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為牧民增收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礎。

“我們今年2月初開始接羔的,現在70%的羊羔已經下完, 還有30%的生產母羊在待產當中。品種改良後產下的羊羔體格大、體重較重,產下雙羔的情況也很多,這對今年牧民的收入將是很好的促進。”和靜縣新玉鉉牧業合作社理事道·巴特爾說。

為了更好地進行品種改良工作,烏蘭布魯克村於2019年3月成立了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體的新玉鉉牧業合作社,採取大戶示範帶動、科研單位提供技術支撐、村“兩委”監管服務的模式,動員16戶牧民加入合作社,入股生產母羊1160只。

和靜縣人民法院駐額勒再特烏魯鄉烏蘭布魯克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雷新偉說,今年,工作隊希望通過引導牧民走品種改良和產業發展的新路子,使牧民脫貧攻堅增收致富的路子走得更穩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