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愛被拒絕——歲月不會等待你的少不更事

父親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對土地有著天然的、深厚的感情。從地裡勞作一天回來,也絲毫看不出他疲憊的神情。他總是站在院子裡,邊用衣刷子抽打著渾身的塵土,邊對著院子裡那一分多地的菜園子,露出開心的、陶醉的笑容。嘴裡還會經常說:“就是愛塊兒土地,看見地裡長的莊稼就高興。”

父親每天干完地裡的活,回來再伺弄菜園子。後來,年齡大了,不再去地裡勞作,便一門心思種園子裡的菜。

園子裡的菜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從春天到秋天,菠菜、韭菜、茄子、豆角、西紅柿、黃瓜、胡蘿蔔、白菜、冬瓜等,會一茬接一茬,陸陸續續地從這塊園子里長出來,再長高、長壯實,熱熱鬧鬧地奉上它們鮮活而豐碩的果實。這就是土地給父親的回報,父親熱愛土地、崇尚土地的根源也大抵來源於此。

我從小上學,後來參加工作,幹農活的機會很有限,所以,對土地並沒有父親那樣的感情。對著那塊菜園,也只知道一日三餐,想吃什麼了,就去園子裡摘,覺得這是一件太自然、太平常不過的事情。

當父愛被拒絕——歲月不會等待你的少不更事

01.

在我工作的單位,我的同事們大多在城市長大,說起農村就覺得稀罕。他們知道我老家在農村,而且離得不算太遠,也就2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可到達,便想跟著我去農村看看,體驗一下農村的生活。不記得是誰借來一輛車,我們一行五六人,就直奔我的老家而去。

第一次領著同事回老家,正值夏季,是園子裡蔬菜最豐富的時候。同事們一下車,看著滿園的綠色,滿園的瓜果蔬菜,顧不上父母出門迎他們進屋,一個個直撲菜園而去。

“呀!看這黃瓜長的這麼長,真順溜。”

“這兒的西紅柿才愛人哩。”

“啊,原來這就是紅薯苗啊。”

……

同事們有的摘黃瓜,有的摘西紅柿,這些都是當下能吃的。有位同事看地上長著一個大大的胡蘿蔔,使勁的往起拔,想嚐嚐胡蘿蔔的味道有多甜。費了半天勁,胡蘿蔔紋絲不動,卻把胡蘿蔔纓子全給拔掉了。父親走到跟前才告訴她,這個胡蘿蔔是要打籽用的,早老得不能吃了。

父親看著同事們對他的菜園如此讚賞,如此感興趣,更是高興的不得了,一樣一樣地給我那些“五穀不分”、大驚小怪的同事們介紹各種蔬菜瓜果。

等到做飯的時分,同事們乾脆自己動手,到園子裡摘菜,端著大盆在院子裡洗菜,和麵、做飯等一應活計都不用父母插手。在父母的指點下,拉著風箱,燒著柴禾,一齊動手做了一頓原生態的農家飯。

大家坐在院子裡的小方桌旁,盡情地吃著,喝著,美美地享受了一回農家樂。

臨走的時候,父親從園子裡摘了不少菜蔬,非讓同事們帶上。同事們都顯得不好意思,說吃了喝了再拿上,簡直跟“掃蕩”沒什麼區別,看父親滿心滿意,大家也就不再推辭。

我能看得出,父親的內心是充滿了喜悅和滿足的。對父親來說,同事們的表現,不僅是對他勞動成果的欣賞,更是對他自我價值的認同。也許,還有為我考慮的因素,他想,他這樣做總是沒有壞處的。

當父愛被拒絕——歲月不會等待你的少不更事

02.

從那以後,每當村裡有人要去我所在的城市,父親總會讓來人給我捎上一大紙箱的蔬菜,也不管人家離我住的地方遠不遠、帶著方不方便。每次有人給我捎來蔬菜,我心裡都會過意不去,太麻煩人家了。我就告訴來人,回去轉告我父親,以後不要再捎了,怪沉的,城裡都能買到,這樣太費事了,再說也吃不完。

可父親依然固執地堅持捎菜,說城裡賣的菜怎麼能和自家種的比?吃不了可以送同事,送鄰居。可我明明看著一位老鄉給我送菜時,一臉不耐煩的表情,留飯也不吃,說自已還挺忙,事情多著呢。

漸漸的,我對父親的這種做法開始不以為然,甚至心生不快。只可惜,當時家裡沒有電話,更沒有手機,沒法與父親溝通。

當父愛被拒絕——歲月不會等待你的少不更事

03.

有一次,我又回到了老家。已是深秋,園子裡的菜已不似夏天的時候品種繁多。臨走的時候,父親讓我帶幾個大冬瓜。我說不帶,太沉了,坐公交也不方便。父親說,我把你送上車就好了。我說,誰能吃得了這麼多?父親說,吃不了可以和鄰居、同事們分著吃。我說,得了吧,我再抱個大冬瓜到處送人,又不值錢,還不夠我麻煩的。

看我不耐煩的樣子,父親便不再說什麼。可臨出門的時候,父親還是用編織袋將冬瓜裹好,放在了大門口,非要讓我拿上不可。

這回我真有些生氣了,大聲對著父親叫喚:“說不拿就不拿,你這是幹啥嘛!”說著,我氣哼哼地提著行李徑直向公交停靠點走去。待我回頭一看,分明看到父親失望的眼神和一臉的無奈,我心下有些不忍,但還是登上公交自顧自地離去。

父親的身影淹沒在公交揚起的滾滾塵埃中……

當父愛被拒絕——歲月不會等待你的少不更事

04.

如今,父親已離去多年,老屋也早已無人居住,院子裡一片荒涼。默默地站在院外,想起父親的瓜果蔬菜,恍惚還在眼前,真想吃,卻已是隔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