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詛咒”的奧運最終延期,日本副首相為何如此描繪本屆奧運?

奧運,這四年一度的盛典比世界盃有著更高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每屆奧運會上,世界上的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會派遣代表參加,參加這樣的盛典不僅僅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國家,更是表達對世界和平的支持。對於舉辦奧運會的國家和城市而言,奧運會不僅能助力經濟發展,還是向世界宣傳展示自己的機會。這些我們可以說是深有體會,中國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興奮與榮耀仍歷歷在目。

被“詛咒”的奧運最終延期,日本副首相為何如此描繪本屆奧運?

圖1 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

然而在2008年之後,我們對奧運會所受到的關注度卻開始走低,尤其是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可謂一波三折。2020年3月18日,因為一場特殊的“戰爭”,人們對於本屆奧運的命運開始擔憂起來。

3月18日,日本國會的一場會議上,一名議員在答辯中詢問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有關東京奧運會可能取消和推遲一事的看法。麻生太郎認為這是“被詛咒的奧運會”,1940年東京奧運會、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以及2020年東京奧運會都出現了意外,奧運會每隔40年都會出問題。麻生太郎作為日本的副首相,為何會說在自己祖國舉辦的奧運會是被詛咒的呢?他所提及的那兩屆奧運又是怎麼回事呢?

1940東京奧運

麻生太郎所提到的1940年的東京奧運會就曾因戰爭而取消,那麼這一屆奧運會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1940年,正是二戰時期。在1936年的德國柏林奧運會上,希特勒通過這屆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德國的國力。日本正是看到了奧運的這一舞臺的作用,想通過這一平臺向世界展示自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帝國的實力,於是開始了自己的申奧之路。

被“詛咒”的奧運最終延期,日本副首相為何如此描繪本屆奧運?

圖2 1936年柏林奧運會會徽

1936年,二戰還沒有全面爆發,所以奧委會還在準備下一屆的奧運,在一時期總共多達14個城市申辦奧運會,可以想象在那時想要舉辦奧運是多麼不易。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投票之後,東京最終以37比26的的投票結果戰勝了赫爾辛基,成為下一屆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城市。當東京申奧成功的消息傳回日本時,日本政府特此派遣了3架飛機散發了20多萬份傳單,將申奧成功的消息散播開來。

作為倡導世界和平的體育盛會,奧委會卻忽視了日本1931年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行徑。即便奧委會是想通過把舉辦奧運的機會給日本,讓其放下侵略的步伐,日本也不會因此停下戰爭的步伐。在成功申奧的第二年,也就是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了盧溝橋事變,開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成功申奧非但沒有讓東京秉持奧運的和平精神,反而助長了日本的野心,奧運會的和平精神再一次遭到踐踏。在盧溝橋事變爆發當月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的會議上,中國代表當即表示抗議日本的侵華行為,並要求剝奪日本的奧運舉辦權。日本奧委會代表嘉納治五郎面對中國代表的指責和奧委會的壓力,對日本的侵略事實進行辯解時的心情也是五味雜陳。

隨後不久,嘉納治五郎在回國的途中因病鬱鬱而終。奧委會開始舉行秘密會議商討並最終決定赫爾辛基作為夏季奧運會的候補地。

被“詛咒”的奧運最終延期,日本副首相為何如此描繪本屆奧運?

圖3 1940東京奧運會申奧海報

面對國際指責以及奧委會的壓力,日本不但沒有收斂,反而積極為更大的戰爭做準備。自明治維新後的中日甲午海戰,日俄戰爭,九一八事變等,讓日本嚐到了戰爭的甜頭。在兩任首相被殺身亡之後,軍國主義勢力更是肆無忌憚,這些軍方勢力掌控並左右日本的未來。在戰爭的狂熱之下,軍方認為舉辦奧運會完全是在浪費資源,迫於軍方的壓力,日本政府以在1940年紀念神武紀元2600年,要舉行大規模軍演而無法舉辦奧運為由,主動放棄了自己努力爭取的奧運舉辦權。日本的這些變動不僅使得這屆奧運被戰爭陰影籠罩,更是對於奧運和平理念的一種羞辱。

隨後,奧委會指定赫爾辛基為1940年夏季奧運的舉辦地。然而隨著德國閃擊波蘭,二戰全面爆發,芬蘭也捲入了戰爭旋渦。1940年1月1日,芬蘭被迫放棄主辦權,這一屆奧運不得不因為二戰的爆發而取消。

正如麻生太郎所說,他出生的1940年沒能正常的舉辦奧運是一種遺憾。假如東京能通過舉辦奧運,貫徹奧運的和平理念,那麼也許日本就會別樣的未來。

1980莫斯科奧運

日本最終為自己在二戰中的瘋狂戰爭行為付出了代價。在1945年吞下兩顆原子彈之後,日本不得不向盟軍無條件投降。1940年的日本東京奧運會並不是唯一一個因為戰爭而遭遇厄運的奧運會,四十年之後,麻生所提到的另一個“被詛咒的”奧運會,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同樣也因為戰爭而遭到抵制。奧運精神再一次被褻瀆。

二戰之後,世界開始分為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資本主義陣營。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開始爭奪世界霸權。美蘇對峙讓世界再一次走到了世界大戰的邊緣。但雙方也都清楚,一旦大戰爆發,那麼人類文明就會走向終結,故而雙方的較量更多在戰場之外,以冷戰的態勢爭鋒相對。作為宣傳國家實力的奧運會自然也成為了雙方的新“戰場”。

被“詛咒”的奧運最終延期,日本副首相為何如此描繪本屆奧運?

圖4 在維也納會晤的勃列日涅夫與卡特

1974年10月27日,國際奧委會在維也納召開第75次會議,在對莫斯科和洛杉磯之中的哪一個城市將作為下一屆奧運會舉辦地進行最終決議。最終蘇聯勝出,莫斯科贏得了奧運會的舉辦權。勃列日涅夫對於此次的勝利給予充分的肯定與支持,決心要隆重的舉行本次奧運會。為此,在1975年3月,莫斯科成立了奧運會籌備委員會,修建並改進了大量的體育設施。同時還積極修整城市建築,改善交通……為奧運做準備。

此時的美國因為深陷越戰泥潭,自身的實力有所下降,蘇聯與美國之間的態勢發生轉換,蘇聯在1980年前後轉為攻勢,積極奉行擴張戰略。1979年12月25日,當西方世界正在享受著這重大節日時,蘇聯以受邀保護阿富汗不受中美侵略為藉口,派遣10萬軍隊入侵阿富汗。

對於蘇聯的侵略行為,西方世界反應特別激烈。12月29日,美國總統卡特要求蘇聯馬上撤出阿富汗,否則將號召其他國家和地區一起抵制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莫斯科奧運會因蘇聯入侵阿富汗而遭受重大危機,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勳爵試圖挽救本屆奧運。他在1980年春天,曾先後拜訪勃列日涅夫和卡特總統,但“骰子已經擲下”,美蘇沒有一方願意做出讓步,基拉寧勳爵的努力最終失敗了。

被“詛咒”的奧運最終延期,日本副首相為何如此描繪本屆奧運?

圖5 莫斯科奧運會越南蓋銷郵票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及其盟友,甚至作為社會主義的中國都拒絕參加本屆奧運會。西方國家不但取消了莫斯科奧運會的訂票,而且在商業、宣傳等方面積極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美國在莫斯科奧運開幕前,邀請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的運動員前往費城參加國際田徑賽,與莫斯科的奧運會形成分庭抗禮之勢。最終根據國際奧委會的統計,在奧運會承認的147國家和地區中,僅有80個國家參加,甚至記者的數量都比運動員還多。莫斯科為此次奧運花費了高達90億美元,卻因為入侵阿富汗成為了一次失敗的奧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屆奧運在冷戰大環境之下,和1940年日本想舉辦奧運的初衷一樣,奧運會成了一個國際展示和角逐的戰場,莫斯科奧運會成了這一形勢下犧牲品。隨後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蘇聯也帶領社會主義陣營進行報復性的抵制,奧運的和平理想再次被無情的踐踏。

2020東京奧運

自2008年中國成功承辦奧運之後,日本一直在為再次承辦奧運會努力。然而在申請2016年奧運舉辦權時,在2009年10月2日宣佈的舉辦城市中沒有聽到東京的名字。頓時東京申奧成員顯得有些悲傷,然而他們沒有放棄,繼續為申請2020年奧運舉辦權繼續努力著。

被“詛咒”的奧運最終延期,日本副首相為何如此描繪本屆奧運?

圖6 2020東京奧運

失意哥本哈根之後,日本人從失敗中總結並不斷成長,積極改進不足。終於在2013年9月8日,當國際奧委會主席在向全世界說出“Tokyo”後,日本再次獲得奧運舉辦權,繼1964年東京奧運會之後,東京成為亞洲第一個至少舉辦過兩次奧運會的城市。

2020東京奧運對於日本來說意義非凡,然而這屆奧運會的環境不同於1940年的二戰與1980年時的冷戰。自2019年12月病毒首次出現以來,中國通過強有力的措施,控制病毒的傳播,迄今為止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全球其他地區的疫情卻不容樂觀,大量民眾感染新冠肺炎,這其中不乏名人政要,也有許多運動員。歐洲區的足球賽事,美國NBA等賽事也不得不按下暫停鍵,人們紛紛對於這一屆的奧運會能否成功舉辦表示擔憂。

然而日本政府一開始就鐵了心要成功舉辦此次奧運會。2020年3月12日,東京奧運聖火的採集儀式正常舉行,並開始在希臘傳遞,似乎奧運會能夠正常舉辦。3月18日,疫情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人對這次奧運會表示擔心和疑慮,日本副首相不由得發出“被詛咒的奧運會”言論。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的人數不斷攀升,形勢依舊不容樂觀,日本政府最終還是做出了妥協。3月24日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奧運的舉辦問題與奧委會主席巴赫舉行了45分鐘的電話會議,決定本屆奧運會不取消,將延期至2021年舉行。這一屆奧運也成為了歷史上首次延期的奧運會,日本東京舉辦三次奧運,就有一次取消,一次延期,這在世界範圍內也是一種獨一無二。

被“詛咒”的奧運最終延期,日本副首相為何如此描繪本屆奧運?

圖7 1964東京奧運

曾經有數據顯示,成功舉辦這一屆奧運會將會給日本帶來超過3萬億日元的經濟效益,GDP增速將達到3%。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日本已經為奧運投下的數十億美元不但無法取得經濟效益,根據SMBC日興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牧野潤的估算日本將損失高達7.8萬億日元的損失。

當然,麻生的言論只是市井傳言,一國政要發表這樣的無稽之談著實令人汗顏。事實上,在歷史上被取消的奧運不僅僅有1940年的東京,被抵制的奧運早在1928年就已經出現,並不存在40年一週期的“被詛咒的奧運會”。焦頭爛額才心生悲觀,吐露“被詛咒”的擔憂;然而所謂40年週期子虛烏有,詛咒也毫無根據。

雖然奧運會因為疫情遭遇延期,但體現了世界和平、友誼和團結的奧運精神卻不會被“延期”。無論是前期世界各國支援中國抵抗疫情,還是現在中國向歐洲各國提供支援,無不體現了不同國家之間的友誼和世界人民的團結,以及對和平的美好期望。


注:

圖3,6截取自愛學術;

校對:希羅,大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