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中藥材種植面積擴大到260萬畝

農民日報記者 劉偉林

黑龍江圍繞打造千億中醫藥產業目標和中藥材產業發展戰略,突出地方特色,確保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擴大到260萬畝、產量50萬噸、產值突破百億。

加強產業指導,編制了《全省中藥材生產“十四五”發展規劃》,制定《2020年黑龍江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要點》,明確重點工作和推進措施。

黑河市愛輝區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下,利用雲平臺、遠程視頻等形式,開展技術培訓,採取雲平臺+零接觸強化農資供應。農戶通過手機參加專家遠程教學、與專家視頻互動,掌握瞭解國家、省中藥材發展相關政策和措施,解決生產技術難題。

發揮好政策引導作用,省級財政擬繼續統籌專項資金,對道地產區、生產規模大、產業基礎好和企業帶動能力強的縣、市、區,採取“以獎代補、以獎促建”方式,支持中藥材基地示範縣建設,中藥材高標準農田建設;採取“先建後補”方式建設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省農業農村廳與財政廳聯合下發《2020年中藥材基地示範縣、良種繁育基地工作實施方案》,推進中藥材產地道地化、種源良種化、種植標準化、產品優質化、經營產業化建設。

針對中藥材生產基地規模小、初加工能力弱、營銷水平低等短板問題,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有效提升中藥材生產基地規模化、加工標準化和營銷市場化水平。重點發展依蘭縣赤芍,阿城區天問山黃精,蘿北縣、清河縣五味子,杜爾伯特縣、依安縣關防風,林口縣黃芪,海林市、五常市刺五加,穆稜市西洋參,慶安縣人參,大同區、泰來縣板藍根,寧安市蒼朮,鐵力市平貝,勃利縣黃芩,海倫市、密山市月見草,寶清縣白鮮皮,呼瑪縣金蓮花等品種生產基地。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仿生栽培、綠色有機栽培技術,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加強全程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全面提高黑龍江中藥材品質和影響力。

培育新型中藥材生產經營主體,支持中藥材種植、初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探索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完善訂單種植、利潤分紅、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機制,強化購種、播種、管理、採收、銷售“五統一”管理,實施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提高中藥材生產組織化水平。扶持龍頭企業加強中藥材倉儲、晾曬場、烘乾室、冷藏庫建設,升級初加工設施,引導初加工企業按照藥品級、食品級、工業級標準進行規範化產地初加工,提高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水平和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戶持續增收。

全省還通過對外招商引資與對接省內製藥龍頭企業並舉,促進各地中藥材種植基地、初加工企業與哈藥集團、烏蘇里江製藥、完達山製藥、地王醫藥、葵花葯業等龍頭企業聯姻,加強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努力破解“小農戶難以對接大市場”的難題。完善中藥材集散地市場建設,拓展中藥材市場營銷渠道,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創新供應鏈,提升中藥材產業整體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