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致我們少年的疼痛

《少年的你》——致我們少年的疼痛

昨日與愛人相攜去看了近日大火的《少年的你》,一部關於“校園霸凌”題材的電影,各位主主演演技了得,整個電影自始至終被一種壓抑的氣氛籠罩,沉痛的讓人喘不過氣,哪怕影片最後的陽光明媚,也驅不散那份悲傷。彷彿是心裡有無數猛獸衝撞卻無處釋放。我若無其事的坐在漆黑的影院,聽著周邊隱忍的抽泣聲,沒有掉一滴眼淚,但我的心卻在一鼓一鼓的作痛。我沒有經歷過欺凌事件,沒有欺凌過別人,也沒有被欺凌過,在故事中,我所看到的,是平靜水面上那湧起的一波一波巨浪,足以吞沒我們的巨浪,是少女內心深處,那絕望的倔強。我們的成長沒有轟轟烈烈,沒有非死即傷,也沒有一個顧小北來守護,我們只有自己那不知如何自處的迷茫。你在成長過程中,是否有過那樣小心翼翼、恐懼無助的少年時光。

《少年的你》——致我們少年的疼痛

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

影片觀看到一半,我轉過頭對愛人耳語:哪怕再給我一次從頭來過的機會,讓我考上最好的大學,我也不會選擇回到過去。

少年時的很多事在如今看來,根本不算什麼,甚至不值一提,然而對於當時的我們,卻有可能像天塌下來一樣,每每想起,傷口便隱隱作痛。

記得那年上初三,在鎮上的學校住校,每兩個周大休回家一次,學校離家有大約十幾裡的路程,那時還沒有手機,都是父母記得放學時間,騎摩托車去學校門口等著。每當放學時,身邊的同學一個一個被接走,只剩下我自己。在我的記憶中,我從來沒有看到過父親在校門口等我的身影,要麼是我走到半路父親來了,要麼是被同村小夥伴的父親捎回家,要麼是直接走到家。終於有一天幼小的我爆發了,與父親大吵一架,被狠狠呵斥一番之後,我跑到後山上被雨淋了一個下午,我現在依然記得自己在雨中抱著瑟瑟發抖的自己哭的天昏地暗。我不是怕累,我在意的是父母對自己的那份看重,我自己走在路上時,同學們坐在各自父親的後座上回頭看著我,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個沒有人要的孩子。沒有人理解,沒有人與我溝通,他們只會罵我不懂事,什麼時候才能長大。那麼,我想知道,我該如何長大?

《少年的你》——致我們少年的疼痛

少年的成長,有渴望,也有恐懼,對未來,對人生。

少時的我們,像是一頭小獸,謹慎的望著這個世界,這個大人的世界。

也許每個孩子都盼望著長大。大人都說你們現在才是最好的時候,最無憂無慮的時候,可是我從來沒有這麼覺得。心思細膩而又敏感的我們,會因為父母的一個眼神,同學的一句話,老師的一句批評而陷入長久的自我否定中。我時常在想,為什麼我們要擁有那麼多的心思,為什麼我不是一塊石頭,一棵樹,一朵花,一株草,只要靜靜的呆在那裡就好。

《少年的你》——致我們少年的疼痛

面對父母殷切的期望,我們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讓父母安心。那時我們彷彿沒有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只知道學習好父母就高興,學習不好回家就要捱罵。我曾於高考前,連續失眠將近一個月,每天繁重的學習任務沒有讓自己睡著,只是整夜的睜著眼睛天明,我沒有感覺到壓力,也許壓力已深入骨髓。我們面無表情的收起任何不良情緒,木木然的埋頭於書本之中,做著我們當下應做卻不知為什麼要做的事。

我們渴望長大,又害怕長大,害怕長大後的世界與我們想象的不一樣,我們能否適應這世界的運行法則,學會在其中生存。如今我們成人了,經過了歲月的洗禮,一切正如莫泊桑在《羊脂球》中說的那樣: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麼好,但也會不會像你想象的那麼糟,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少年的你》——致我們少年的疼痛

“想哭就哭吧,別撐著,你又不是雨傘”

少年時,連哭都是錯的。每每隱忍不住哭出聲來,得到的都是一聲咆哮:哭什麼哭,就知道哭。

前些日子,同事上高一的女兒剛經歷了一場校園欺凌事件,因為被懷疑向老師打小報告而被宿舍同學集體孤立,更有同學匿名在社交軟件上指名道姓的罵她,課本被損壞,書包被劃破,老師上課點名去黑板做題時都被莫名其妙的指指點點鬨堂大笑,一度導致同事的女兒無法上學。好在同事對這件事非常上心,絲毫不拖泥帶水,保護好孩子,直接報警,在老師與警察的調查下,最終在事情沒有惡劣發展之前,進行了妥善處理。

我非常贊成同事的做法,面對孩子的哭訴,沒有置之不理,而是耐心的安撫然後作為女兒堅強的後盾去處理這件事,讓孩子知道,什麼都不要怕,有事情說出來,有父母給你頂著。

我愛我的父親母親,我對他們沒有絲毫恨意,沒有原諒與不原諒,那只是他們那個時代的教育方式,那本該就是我的痛,我的成長。現在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希望每一個少年在獨立之前,都能在父母的羽翼保護之下安然成長。

《少年的你》——致我們少年的疼痛

“你背朝著太陽,就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紀伯倫《沙與沫》

每一個人的世界都是五彩繽紛的,儘管當初有過痛苦與不堪,有過迷茫與無助,那都是必然的,只因當初,才成就了現在。顧城說“命運不是風,來回吹,命運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中”。我們在這命運中,是獨立的個體,又是團體中的一員,既然一切都是註定,那我們就安之若素的向前走,迎著太陽,拋卻憂傷。

“我將帶著從容的微笑,去贏得志在必得的輝煌。”

《少年的你》——致我們少年的疼痛

寫在最後:

影片中,胡小蝶如果有一個可以說話的朋友也許就不會死,魏萊也沒有可惡到非死不可的地步,陳念本也可以憑藉高分去到更好的大學,少男少女的心被壓抑太久而無處釋放,最終釀成大禍,這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願世間每一個少年,都被溫柔以待,擁有最輝煌的明天!

《少年的你》——致我們少年的疼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