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最新演講,懂得陪伴孩子的父母才能收穫未來

在中國,有這一位企業家,他曾經兩次高考而不中,並且這兩次“落第”中,英語分數連及格都沒有。可現如今,他創辦的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英語培訓機構,也是中國最知名的教育機構,他就是俞敏洪!

年屆56歲的俞敏洪與之前相比,已經非常低調了。很少能看到他像當初那樣出鏡率極高的勵志演講。比起之前,如今的俞敏洪不僅僅是變得低調了,他對待孩子的教育觀念也在閱歷的增加中逐漸轉換。

上週俞敏洪來到了一檔綜藝節目——《奇葩大會》,分享了以“長大和成長”為主題的教育觀念。(完整演講視頻在文末)

“什麼是成長?什麼是長大?”

在俞敏洪看來,這個看似很簡單的命題也是很多中國家長沒有弄清楚的。譬如在孩子做了一些事情之後,家長會說“孩子長大了”,但是不會用成長這個詞。

那成長和長大的界限在哪裡呢?是主動性。

我們每個人都會長大,從年輕到變老,這個是年歲的變大,是生命的自然特徵,是我們需要被動接受的;而成長不然,它是身心和三觀的變化,和年歲沒有必然聯繫,每個人都需要成長,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在孩子的成長上,有一個要素格外重要,那就是來自於家庭的陪伴。

“留守兒童的智力水平遠遠低於城市裡尖子班的學生”

俞敏洪老師在演講中引用了這樣一個我們可能不太願意面對的數據,那就是在科學實驗中發現,一些偏遠農村的留守孩子比起城市裡一些尖子班的學生,智力水平竟然差了一大截。

而這“差一大截”罪魁禍首,就是缺少父母的陪伴。

在中國這樣特殊的國情下,留守兒童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大約有5000萬留守兒童只能跟著老家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起生活。孩子的智力反應速度並不是完全天生的,1-6歲的學習成長對智力的影響是極為關鍵的。

在這個期間跟著反應速度已經逐漸慢化的老人,自然比不上一些跟隨年輕知識分子家庭,這就是“聰明人帶出來聰明人”。

在這裡,俞敏洪老師還舉例一個優秀哈佛大學生的例子。她們是一對姐妹好,父母在她們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因此她們算是留守兒童。只好跟著爺爺一起生活,不過這個爺爺可不是一般的爺爺,他在退休前曾是一所中學的教師,因此孫女們反而得到了細緻而全面的成長。

在中國,有這樣一些父母,表面上看起來給予了孩子陪伴時間,但實際上是無效的。為什麼是無效的呢?因為很多家長把這些本來就不多的時間用來做家庭作業,或是無深度的交流。

在這種陪伴中,孩子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我自己的育兒觀裡是不注重成績的”

回想起自己的經歷,俞敏洪很慶幸她母親的陪伴。她的目前是一個不認字的農村婦女,但是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一個教書先生,也就是老師。在這個目標的驅動,她給俞敏洪立了兩條規矩,一是不買任何玩具,二是隻買書籍。在這樣的因素下,俞敏洪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掌握了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知識。

俞敏洪坦言,當初社會發展速度比較慢,自己這樣一個農村的孩子可以通過努力考上北大,而現在來講,一些農村家庭出身的孩子很難再和去城裡的孩子競爭,這就是大家經常說到的“階級固化”或者說“寒門難出貴子”。

對待自己的孩子,俞敏洪有兩個觀點:一是不那麼注重孩子的成績,保持中游就可以;二是相比於成績,孩子的業餘愛好更加重要。

俞敏洪坦言,一到寒暑假,他就會帶著孩子去各地度假,而不是讓孩子沉迷在作業和補習班當中。這樣不僅可以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還能和孩子做一些深度的交流,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學習型組織之父、當代最傑出的管理大師之一、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資深教授、《第五項修煉》的作者,彼得·聖吉前不久也在節目中談到:

“教育的本質,一定是關於人的成長和發展的。人們應當學習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無論是與我們的自然本性、我們自然的社會關係,還是與大的地球生態和諧共存。如果我們不學習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話,我們可能真的會是人類的最後一代。總的來說,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感覺大自然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樣:爬樹,在草地裡打滾,和石頭對話。孩子們很自然地就會那麼做,因為在他們天性裡覺得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但糟糕的是現在很多孩子,他們的成長經歷讓他們對大自然感到恐懼。”

“真正幸福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最後,俞敏洪也提到了關於自己教育孩子的目標,兩個目標同時也是遞進關係。一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二是偉大的志向讓孩子更加快樂和幸福的能力。

這和欣樂土所提出的幸福勝任力理論不謀而合,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讓孩子獲得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成為什麼。

針對如何培育孩子的幸福勝任力,欣樂土介紹了“愛孩子的五個層次”理論來指導我們實踐中的教養方法。

比起理論更重要的是行動!

放下焦慮,跟隨欣樂土做一些有效的、積極的陪伴,幫助孩子收穫更加美好、也更加不確定的未來吧!

在中國,有這一位企業家,他曾經兩次高考而不中,並且這兩次“落第”中,英語分數連及格都沒有。可現如今,他創辦的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英語培訓機構,也是中國最知名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