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門陳氏:皇帝賜聯,300年不分家的中國第一家族,族規核心孝義

家庭乃是社會之縮影,事實上,家庭是具有自發維持能力的最小社會。——康德

義門陳氏:皇帝賜聯,300年不分家的中國第一家族,族規核心孝義


現在我們會通過微信查看自己名字的重複率,想要知道在中國有多少和自己名字一樣的人。哪在中國最大姓氏又是哪一個呢?百家姓裡有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究竟哪一個家族才是最龐大的呢?

據報道在中國有這麼一個第一大的家族被載入吉尼斯記錄。他們的這個家族十五代生活在一起300年了也沒有分家,他們的子孫更是隨處可見。這個龐大的家族就是義門陳氏家族。

義門陳氏

這個義門陳氏的家族起源於唐朝。據說這個家族是陳叔寶弟弟的後人,陳達禮的兩個兒子。分別叫做陳兼和陳旺。

在公元730一年,陳兼出任江州潯陽縣縣令。陳旺隨著陳兼來到潯陽縣太平鄉長樂裡永清村。後來兩家分開居住,一個住在廬山腳下的龍潭窩,另一個依舊住在潯陽縣太平鄉長樂裡永清村。

直到後來黃草起義時,陳兼的第六世孫被逼遷往與陳旺後人和族同處。兩個家族的合併,將整個陳氏家族擴大到100多人。

義門陳氏:皇帝賜聯,300年不分家的中國第一家族,族規核心孝義


因為這個家族在江州旁,因此被人們稱為“江洲陳氏”。這個是“江州陳氏”,家風淳樸,家規嚴格,待人接物都很寬厚。在這裡生活了100年之後,這個家族日益龐大。公元884,唐僖宗親筆御賜“義門陳氏”,而且還贈送了他們一副門聯——“九重天上旌書貴,千古人間義字香。”

以孝義立家

在永清村住了幾百年之後,這裡的人基本上都是陳家人。於是後來他們就把永清村改為“義門村”。而“義門陳氏”的“義”字並不是講義氣的意思,而指的是“孝義”。

既然稱為“義門村”,那就是說明這個陳家就是以“義”立家。據說在這個“義門陳氏”裡有一個景象,那就是他們“孝義”的思想根深蒂固,連動物也受到了薰陶。

義門陳氏:皇帝賜聯,300年不分家的中國第一家族,族規核心孝義


在“義門陳”裡養了100多條狗,這些狗每日都是一同進食的。所以每當它們開飯的時候,他們會從四面八方奔向他們的飯槽。但是它們到了自己的飯槽面前都沒有立刻開始吃飯,他們都在等一隻老母犬。

這隻老母犬歲數大了,眼瞎腳踝,行動不便。儘管這隻老母狗跑得很慢,但是每一天其他的狗都會等這一隻狗到了才開始吃飯。連牲畜都講究“孝義”,更何況是人呢?後來這奇異的事件被記載進入了吉尼斯紀錄,讓許多人歎為觀止。

重視教育

“義門陳氏”能夠在江洲成為一個大家族,不僅僅是靠一些道理的。他們在生活上也有許多規矩。

這樣一個大家族,繁衍後代是重中之重。但是“義門陳家”,卻有一條規矩。“不允許多妻制,不允許收納妾室。族中人一旦有違法者,將會被視為不孝子孫。而且男婚女嫁的事情上族內管控更為嚴格,結婚的大事小務全部由族中分配。

義門陳氏:皇帝賜聯,300年不分家的中國第一家族,族規核心孝義


既然婚事都由族中來管理,那這個“義門陳氏”的家規條例、家訓自然也成是有了章法的。族中第3任族長制定了《家法33條》、《家訓36條》、《家範十二則》條條列列不斷的改進,這個家族中的族員每一個人都認真恪守著族規。百年下來他們的家訓,族規不斷的更改,家族就這樣不斷的發展起來。

“義門陳氏”不僅重視章法,而且更重視教育。在他們這個村裡面,有一個很規範的教育體系。從嬰幼兒到成年學子,都有相關的教育場所。

他們將嬰幼兒的教育場所稱之為“百嬰堂”,他們的這個“百嬰堂”就像如今的幼兒園一樣。他們族中的孩子,生下之後滿月之後就交給家族統一撫養。

他們創立的第二級書院叫做“書屋”,“書屋”就像我們現在的小學和初中合併在一起的。他們還創辦了高級的書院,叫做“東佳書院。”就像我們現在的高中,這個書院是“義門陳氏”私有的。

義門陳氏:皇帝賜聯,300年不分家的中國第一家族,族規核心孝義


第一大家分家

這個書院培養出許多陳家的能人,在參加科舉考試的人當中陳家人高達430人。而這其中官至丞相的就有2人,朝中高管30人,受朝廷封賜的有42人,進士55人。

而“東佳書院”中的藏書更是得到族中之人的捐贈,族中人將這些書集中起來。並且不斷的補充,這東佳書院,竟然慢慢的變成了一個大型藏書室。這個藏書室供陳氏家族中的成員閱覽。

“東佳書院”中能人輩出,一時間名聲大噪。不少人家慕名而來,這陳氏書堂成為了歷史上第1個私人書院。後來又被人們稱為“義門書院”,成為了“江南第一書院”。

由於江南“義門陳氏”名聲大振,族中人數又眾多。樹大招風,朝中陳家人數日益增多,朝廷也對“義門陳氏”有了猜忌。於是在公元993年,宋太宗招“義門陳氏”第七任族長入朝。

而且給他下了一個命令,將“義門陳氏”分開,族長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表示不願意分家。畢竟15代在一起生活了300年,這樣的感情怎麼會輕易割捨呢?可是在朝廷的打壓下,“義門陳氏”不得不照做分家。

義門陳氏:皇帝賜聯,300年不分家的中國第一家族,族規核心孝義


“義門陳氏”中的人將一口鍋舉起砸碎,人手拿一塊正式“砸鍋分家”。“義門陳氏”分散開291個小家庭,奔走在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在四川和江西這個家族的人數算是最多的了,如今的“義門陳氏”的後人分佈在遍地,當他們知道自己的先人是“義門陳氏”時驕傲之感立馬湧上心頭。

中國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家庭,家即使一個人衝鋒的盔甲又是一個人溫暖的依靠。無家就像無根的浮萍,每人都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尋根之路”總想找到那個出處,家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發芽生根。尋家之路,是對內心的充足也是尋找家的溫暖。

義門陳氏:皇帝賜聯,300年不分家的中國第一家族,族規核心孝義

家是一隻船,在漂流中有了親愛。家是港灣,是人生漂流休息的溫柔港灣。家是岸,是我們人生航行的起點和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