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來襲!甘肅省教育考試院解答你想知道的

“強基計劃”來襲!甘肅省教育考試院解答你想知道的

“強基計劃”來襲!甘肅省教育考試院解答你想知道的

原標題:省教育考試院解答“強基計劃” 如何報考

為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教育部決定,從2020年起,部分重點高校實行“強基計劃”招生,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強基計劃”是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的一項重大改革,事關廣大考生的切身利益。為做好我省高考考生報考“強基計劃”的指導服務工作,省教育考試院就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強基計劃”招生有關政策及規定進行了解答。

什麼是“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是一種新的招生錄取模式,實行計劃單列,單獨報名,單獨考核,單獨錄取。“強基計劃”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由試點高校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和高校考核成績擇優錄取新生,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

哪些學生可以考慮報名“強基計劃”招生?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強基計劃”對於極少數具有突出特長的學生有什麼特殊考慮?

對於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佈。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後,由高校組織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對考生進行嚴格考核,達到錄取標準的,經高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核准後予以錄取。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於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

為什麼將“強基計劃”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績發佈後?

高考成績在“強基計劃”錄取中將起到兩方面重要作用:一是作為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強基計劃”取消了競賽證書、論文、專利等作為入圍高校考核條件的做法,以學生高考成績作為依據。二是作為錄取的重要依據。“強基計劃”改變原自主招生“降分錄取”的做法,高校將考生的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摺合成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綜合的評價。其中,高考成績的佔比不得低於85%。

“強基計劃”在人才培養上有什麼新舉措?

一是單獨制定培養方案。高校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可單獨編班,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培養。建立激勵機制,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入校後原則上不得轉到相關學科之外的專業就讀。二是暢通成長髮展通道。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高校可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三是推進科教協同育人。鼓勵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集成攻關大平臺和協同創新中心等吸納這些學生參與項目研究,探索建立結合重大科研任務的人才培養機制。四是強化質量保障機制。建立科學化、多階段的動態進出機制,對進入計劃的學生進行綜合考查、科學分流。建立在校生、畢業生跟蹤調查機制和人才成長數據庫,根據質量監測和反饋信息不斷完善招生和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教育和指導,積極輸送高素質後備人才。

“強基計劃”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區別?

一是選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而“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二是招生專業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專業範圍;“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三是入圍校考的依據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圍依據主要是考生的申請材料;“強基計劃”的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佈。四是錄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採取降分錄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線;“強基計劃”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於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考查。五是培養模式不同。相關高校對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將實行小班化、導師制,並探索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暢通學生成長髮展通道,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

今年有哪些高校實行“強基計劃”招生?

2020年實行“強基計劃”試點招生的高校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36所高校。(甘肅經濟日報)

“强基计划”来袭!甘肃省教育考试院解答你想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