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孩子上網課不專心效果差?父母用“六個維度”提升專注力

俗話說:"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

專注力,是一個人能夠高度集中精神做好某一件事情的能力,它屬於智力的五大要素之一,也是父母們需要重點培養孩子的一種必備能力。如果一個孩子有足夠的專注力,那麼這個孩子的的學習能力就強,反之,學習就差。因此,大多數智力正常的孩子,如果學習成績不好,多可追溯到注意力不夠集中、專注力差。

所謂專注力,我們又稱之為注意力。指的是一個人專心某一件事、或某一項活動時的心理狀態。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往往容易出現思想上開小差、行動上不能專心等。對孩子來說,專注力,就是指娃能把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達到對這個事物認知的目的。一般情況下,娃的注意力,受到不少因素的影響,但不可否認是的注意力不足,是許多成績差的學生之共同特點。

時下,不少年輕爸媽已經開始關注孩子的專注力,希望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只是,目前受到疫情影響,學校還在延遲開課中,這使得孩子們度過了一個超級長的寒假。病毒把孩子們囚在家裡,少了學校的管束,孩子們自由的時間多了起來,也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比如長時間對著電腦,說是上網課,實際上不認真聽講,不是在網上刷劇、刷短視頻,就是在玩遊戲。據許多小學生爸媽在家長群反映,孩子關著房門上網課,也沒有辦法監管,以至於有時作業都無法完成,或者人坐在那裡做作業或者看書,也很難專心,基本上是磨磨蹭蹭、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爸媽內心怒火想壓又壓不住,分分鐘上演"獅吼功",經常鬧得家裡雞飛狗跳。

專注力不足,排除先天性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家庭或環境造成的,孩子不夠專注,身邊一定有不合格的爸媽。

疫情下,孩子上網課不專心效果差?父母用“六個維度”提升專注力

首先,爸媽要了解每一個孩子都有其自身的侷限性和規律性。

據教育專家表明:兒童的專注力是分解階段。比如在孩子0-3歲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寶寶的好奇心、在遊戲中訓練專注力;到孩子3歲-6歲時,要給孩子一個自由自在的空間,不要讓其被外界因素干擾。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在每一個孩子身上,既有侷限性,又有一定的規律性。明白了這一點,父母在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過程中,就要充分考慮孩子能力的大小,並把握循序漸進的原則,慢慢提高對孩子的要求。比如,對於兒童,爸媽不能玩具扔給孩子就可以了。務必要幫忙孩子學會要從易到難。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樂於探索,不至於因為遇到難題的問題而中途放棄。

疫情下,孩子上網課不專心效果差?父母用“六個維度”提升專注力

比如,我的小侄女在1周時,哥哥給她購買過一個有利於提高專注力的玩具:把物品分類,發現不同和相似,然後插入不同的柱子上。類似於【大家來找茬】的遊戲。但小侄女在玩的時候總是哭鬧,經過仔細觀察,原來是由於她根本無法把玩具插進柱子。她的能力有限,感覺到很無力,完不成任務,心情沮喪,才會哭鬧。這個玩具對於幼小的她來說,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爸媽應該把這個困難給她降低了,可以只給孩子放某一種類型的玩具,例如只有一個孔的那種小玩具,她玩起來還是有難度,但相對來說容易得多,時間一長,小侄女練著練著就會了,從完全不會到非常容易地做到這件事情,小侄女獲得了自信,完成了還會拍手,指給我們看,我們誇她時,她得意地笑了,而且在完成整個任務的過程裡,小侄女非常專注力。當她能夠完成這一個孔以後,再加大難度,讓她試著投放兩個孔……以此慢慢增加難度,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既然提高了自信心,又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孩子的專注力。

同理,對於已經上小學、上中學的孩子們來說,爸媽也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為什麼學校的課時安排40分鐘、休息安排15分鐘?

這是由於一般來說,大多數孩子的專注時長,在注意力高度集中40分鐘之後,大腦就開始分散,需要休息才能再集中。因此,這種科學的安排,能夠較好地培育孩子的自由自在性、紀律性和時間意識,讓孩子能夠調節、駕馭好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確保上課能夠做到認真聽講、努力記住內容並能記住,課間也不會做小動作,可以按照老師的指令完成規定的作業。

可見,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就要根據孩子注意力發展的特點施以得當的教育,學校的這種作息安排,就是在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們的意志力和自控、專心的能力。

疫情下,孩子上網課不專心效果差?父母用“六個維度”提升專注力

其次,父母運用"六個維度"提升專注力。

疫情期間,作為父母,要幫助孩子提高的學習注意力,​爸媽通常需要用到以下6個維度:

① 加強注意目的性、任務性的教育。

爸媽可以陪同孩子進行那些提高專注力的活動。比如下各種棋、繪畫、任務性遊戲等等,在完成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實際情況,使孩子需要努力才能完成任務,而不是輕易就能夠完成,這樣才能鍛鍊他們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久性,以及讓孩子充分享受完成任務的喜悅感。

②讓孩子學會排除干擾,培養孩子有始有終的習慣。

外面的交談、聲響、過程中遇見的障礙與難題等等,都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中斷手中正在處理的事情。爸媽應該幫助孩子學會排除干擾,接著孩子養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尤其在事情剛開始進行時,爸媽要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沒有嘈雜的學習環境,並給孩子的任務規定出時間,爸媽千萬不要在孩子投入、專注之時,去打斷、干擾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

③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專心的壞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爸媽沒有自律性造成的。如果爸媽在日常的生活中,與對待工作的態度,如果認真、嚴謹、專心。孩子就會在這種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成長為一個擁有專注力的孩子。

因此,對於孩子專注力不足的情況,爸媽要先自省,但也不能心急和灰心,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我調整,同時給予孩子更多的行為作參照。

疫情下,孩子上網課不專心效果差?父母用“六個維度”提升專注力

④從遊戲和培養孩子興趣入手,利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兩者交替進行。

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父母在平時要注意多關注自己的孩子,擅長髮現孩子的興趣所在,然後再以孩子的興趣為起點,延伸出孩子願意幹、樂意做的事情,如有必要,還可以藉助相關兒童產品,以幫助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接下來,父母要利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兩者交替進行,讓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發展,以此快速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所謂"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是指在進行專注力遊戲訓練的同時,可以進行無意識訓練穿插,可以參雜軀體訓練項目,如拳擊、游泳等,這樣交替的好處,是使孩子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

這樣的遊戲有很多,"有意注意"的遊戲,比如進行親子閱讀時,可以由爸媽讀出來,讓孩子找出其中的一個字或幾個字,等孩子找得非常準確之後,再多增加找相同字的個數。"無意注意"的遊戲,比如孩子喜歡畫畫、搭積木、剪紙,而不是愛閱讀,爸媽們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只需要提供好工具,玩的事兒就交給孩子即可。畢竟,爸媽不是在培養一個提線木偶,不是在教育孩子。其實,很多時候,培養孩子專注力,有時候就等於培養孩子的興趣。

正如育兒專家所說,"在玩的過程中,自由度越高,孩子的才華方能越高。"因此,無論孩子學畫畫,還是學琴,都會增強孩子的專注力。但前提條件是孩子感興趣。

疫情下,孩子上網課不專心效果差?父母用“六個維度”提升專注力

⑤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

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要提高學習動力,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比如有的孩子就是為了考取滿分,收穫大家的關注和讚許;有的孩子想要長大之後,成為作家;有的孩子是為了成為醫生,治病救人;有的孩子想為民族崛起……在這些人生目標中,誰的成就會更大,他的自律性就會愈強、專注力越高!因此,爸媽要做智慧爸媽,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很有必要。

⑥“疏洩”療法,如果孩子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同時伴有多動的情況,多做一些室內運動,有助於孩子把部分旺盛的精力疏洩一部分之後,再進行安靜的任務,孩子的專注力會得到有效提高。

疫情下,孩子上網課不專心效果差?父母用“六個維度”提升專注力

小曉樣兒寄語:

在疫情防控,在家上網課這樣的特殊時期,爸媽想要提高孩子專注力, 首先要明白孩子因其自身年齡和特點,有一定的侷限性,然後根據娃的特點找出規律性,再通過6點培養和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這樣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中利用遊戲訓練去鍛鍊小學低年級孩子的專注力最有效果,遊戲可以是拼圖,也可以是下棋,還可以是繪畫等等,要注意即便是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和遊戲,也要注意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增加難度,做到讓孩子通過努力才可以完成任務,這樣一來,孩子就可以在玩的過程中,享受成就感,增加自信心,不會因遇到難題就中途放棄。比如幼小的孩子在學拼圖時,爸媽可以在孩子練習熟練之後,逐漸增加拼圖塊數;比如稍大的孩子,在學習簡單智力類的遊戲時,可以由簡單到複雜。還可以是簡單的拼接"魔方",即把幾種不同顏色四個面放在一面中,這個遊戲,完全可以讓孩子從小玩到大。

前提是要選擇娃感興趣的遊戲,因為孩子雖年齡小,但也擁有自己的思想,如果爸媽去主宰和包辦娃的一言一行,按大人的思維來決定,往往會適得其反,不僅會阻礙孩子專注力的提高,還會破壞孩子的天賦。

對於那些確實特別愛動的孩子,在上網課時總是小動作不斷,手眼協調能力還格外差,嚴重影響了學習進度和作業的完成度,爸爸媽務必早日找專業人士來進行指導。

疫情下,孩子上網課不專心效果差?父母用“六個維度”提升專注力

今日一語:你的未來是看得見的。

今日話題:各位老師家長,對於疫情之下,孩子在家上網課,您有什麼煩惱和高招呢?歡迎留言分享


我是 ,育兒問題達人,健康領域創作者,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作者, 歡迎關注、轉發、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