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大山的人——福建省直支援隊長泰小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紀實


喚醒大山的人——福建省直支援隊長泰小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紀實

圖為省直漳州支援隊長泰小隊全體隊員。

  2020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的春天要來得更晚一些。閩南漳州長泰縣北部龍津溪畔,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山區的群眾特別揪心。

  響應黨中央和省委的號召,2月28日,以王海山為小隊長的福建省直機關統籌推進防控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漳州支援服務隊長泰小隊進駐長泰。王海山小隊長和隊友們立即展開了支援服務行動,他們要對口支援幫扶2家企業和1個鎮——枋洋鎮,幫助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臨門一腳,這個支援隊長不一般

  枋洋鎮地處長泰、安溪、同安三縣區交界處,面積118平方公里,境內多山,生態環境優越,功能區劃上是長泰縣北部生態屏障區。承擔廈門、長泰兩地供水任務的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其用地已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批,但批文還未取得,影響向省水利部門申請下閘蓄水和省移民局工程驗收。

  2月29日,省直機關漳州支援隊周隊長帶領長泰縣小隊長、省自然資源廳機關黨委副書記王海山及其他5名隊員,深入枋洋鎮,詳細瞭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以及基層、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為幫助儘快拿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用地批文,周隊長當即聯繫自然資源部管制司領導,商請加快批文辦理工作。

  周隊長的“臨門一腳”,加快了該項目的進展,3月4日,長泰縣收到《自然資源部關於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用地的批覆》(自然資函〔2019〕685號文),3月27日,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上存水庫封堵導流洞,正式下閘蓄水。

喚醒大山的人——福建省直支援隊長泰小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紀實

圖為枋洋水利樞紐上存水庫下閘蓄水。

  周隊長帶領長泰小隊隊員到長泰的見面會,就明確“支援隊不是來檢查、督導、指導的,是來支援、幫助、服務的”。在協調解決問題的座談會上,周隊長說過“人生短短,能多做一些實事很好”,“要具體分析,不可能一個辦法解決所有的問題”,這些樸實而充滿辯證的話,讓大家感到周隊長平易近人,非常務實。

  種下油茶樹,把希望種在春天裡

  支援隊員通過到枋洋鎮各村走訪,瞭解當地大部分群眾,在2019年以前主要的經濟收入,來自到本鎮和鄰近鄉鎮石材廠打工。2019年下半年,長泰縣關閉整治石材行業,到石材廠打工的就業渠道沒有了,加上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建成,枋洋鎮將作為水源保護區,只能發展生態產業。

  來自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的支援隊員王寶團、查國務經過調研,發現枋洋鎮山地多,而且土壤適宜種植油茶樹,便與枋洋鎮領導商量,發動群眾種植油茶樹,先搞400畝示範片。王寶團還自告奮勇,要通過爭取項目,向農民免費贈送油茶苗,幫助發展綠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喚醒大山的人——福建省直支援隊長泰小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紀實

圖為支援隊隊員們冒雨在種植油茶樹。

  隨後幾天,隊員王寶團、查國務深入枋洋鎮科山村、青陽村、內枋村、上洋村,落實油茶試驗種植示範片面積,合計共400畝。青陽村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各安排種植油茶樹100株以上。

  3月11日早晨,王寶團和查國務便趕往枋洋鎮科山村、內枋村、青陽村、上洋村,分發前一天下午從江西豐城起運過來的40000株油茶苗。並跟蹤油茶樹種植進度和質量,對青陽村高賜財、內枋村蔡少堅等種植大戶進行技術指導。

  3月12日正逢疫情下的第42個植樹節,長泰小隊全體隊員到枋洋鎮科山村與鎮、村兩級幹部群眾一起種植油茶樹苗。

  茶油是綠色食品,市場價每斤100多元。據瞭解,本次種植的油茶樹種,種植後6年,將進入盛產期,每畝可產茶油100斤,畝收入可達一萬多元。發展油茶產業,可有效利用農村閒散勞動力,既可綠化青山又可增加山區群眾的收入。

  石材產業轉型了,咱要走出大山去

  支援隊對口支援的立達信公司,近年來業務發展迅速,企業員工高峰期達9000多人,年納稅額達2億多元,因受疫情影響,今年缺工問題突出。

而枋洋鎮,石材產業退出,一些原來在石材廠打工的群眾,成了富餘勞動力,需要重新尋找出路。這些勞力中有相當部分已超過45週歲,且因家庭牽絆,不願到離家遠的地方打工。

  掌握這些情況後,王海山小隊長帶領林名堂、鄒友、陳華風等隊員與立達信公司溝通,協商降低用工門檻,將用工年齡放寬到52週歲,公司還訂製從公司到枋洋鎮“點對點”公交車,方便務工群眾當天往返。

喚醒大山的人——福建省直支援隊長泰小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紀實

圖為支援隊為企業復工舉行招聘對接會。

  一番策劃之後,3月5日,長泰經濟開發區、枋洋鎮村企招聘對接會(立達信公司專場)順利召開,枋洋鎮黨委書記戴永福親自部署,枋洋鎮9個村黨支部書記參加對接會,立達信公司招工小組現場與各村對接推介。

  3月7日,立達信公司安排兩部大巴車到枋洋鎮,加上枋洋鎮自備的車輛,將有就業意願的村民112人運送到該公司應聘;林墩辦事處租用一部中巴車運送36個有就業意願的當地村民到該公司應聘。148個農民朋友參觀了公司廠區佈局、車間流水線作業現場,聽取公司創建和發展歷程、產品銷路、薪資福利待遇和企業文化、發展前景等介紹,加深了對該公司的瞭解,當天共有84名村民辦理了入職手續。奔著“點對點”公交便利,3月7日後陸續又有村民自行前往立達信公司應聘。

  “能幫到貧困戶,我很開心”

  枋洋鎮內枋村、青陽村山多林茂,一年四季山花爛漫,加上龍眼、荔枝、蜜柚等果樹開花,這裡產出的蜂蜜質量上乘。這兩個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就有一些人靠養蜂增加收入。

  隊員王寶團、查國務走訪內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時,瞭解到內枋一組蔡長文因疫情影響,正為自家冬蜜滯銷發愁,當即聯繫福州開茶葉店的朋友幫其銷售。王寶團墊付了兩千多元蜂蜜款,將滯銷的72斤冬蜜全部買下,並與蔡長文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繼續當好“義務推銷員”。

喚醒大山的人——福建省直支援隊長泰小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紀實

圖為隊員王寶團(右一)幫農戶銷售蜂蜜。

  隨後幾天,王寶團又幫助內枋村貧困戶黃坤發、青陽村貧困戶盧永貞、盧江濱、盧海來銷售蜂蜜,累計352斤。

  王寶團、查國務到內枋村花坑自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美枝家走訪時,瞭解其孫女黃嘉玲初中畢業後在家待業,為幫助其掌握職業技能,王寶團聯繫安溪茶業學校校長李瑞章,向該校反映王美枝家的困難情況,申請王美枝孫女到該校就學期間免收住宿費、伙食費,經該校研究獲得批准。

  “我只是做了一點小事,能夠幫到困難群眾,我很開心”。王寶團老師樸實的話,讓貧困戶倍感溫暖,讓他們覺得未來的生活更加充滿希望

  讓農產品賣上好價錢

  枋洋鎮的農產品質量好,但由於缺乏銷售平臺,賣不上好價錢。支援隊員深入走訪枋洋米粉、豆簽加工點、內枋黑豆腐加工場、山蘇菜種植場,徑侖村光魚養殖場、姬松茸種植戶,提出通過電商平臺推介農產品的建議。

  有了這個思路後,王寶團、查國務到縣鎮村供銷社瞭解農特產品產、供、銷情況和場地聯建政策,尋找建設銷售平臺的對策。目前,枋洋鎮、枋洋供銷社擬通過招商引資、聯建共贏模式,運作枋洋鎮農特產品寄售中心項目,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

  抗疫同時,為山村增光添彩

  支援隊員深入瞭解枋洋中學、枋洋中心小學疫情防控、防疫物資儲備、異地生管理服務、開學前準備情況,瞭解存在的困難和需求,實地查看教室、宿舍、餐廳衛生、照明設備等安全情況,王寶團自費購買6把額溫槍贈送給枋洋中學。

  隊員鄒友、王寶團、查國務瞭解到立達信公司曾援建枋洋中學一批保護視力的照明設備後,與該公司主管聯繫,申請第二批援建。獲同意後,3月25日,立達信公司派黨總支書記陳春菊向枋洋鎮中小學校捐贈32000元照明設備。

喚醒大山的人——福建省直支援隊長泰小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紀實

圖為立達信公司向學校捐贈照明設備。

  此外,支援隊還幫助聯繫廈門旅遊投資公司等3家公司,到內枋村考察生態休閒旅遊項目,積極為吸引客商到該村投資牽線搭橋。

  3月25日,支援隊員王寶團爭取中環達集團捐贈20棵“五彩紅楊”(價值6000元),支援隊員與鎮村幹部、中小學校長一起種在青陽村盧經文化廣場和該村“一腳踩三市”景點周圍,將為兩處景觀再添靚麗色彩。

  傾情服務為基層,全力支援助發展。短短一個月,省直漳州支援隊長泰小隊深入一線、直面問題、精準支援,展現了作風務實、吃苦耐勞、團結奮鬥的戰鬥姿態,為這個戰“疫”的春天抒寫了溫暖的一筆。

  3月27日,7名省直支援隊長泰小隊隊員接到撤回通知返回福州。枋洋鎮的幹部群眾十分不捨這支貼近群眾、關心群眾、幫扶群眾的小分隊。

這個春天,有你們真好! (記者 郭超 通訊員 蔡榮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