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堪比“作孽”,美國大學至於嗎?

提起做作業,按道理來說,中國學生是最不怯的,從小到大,我們已經被繁重的作業虐除了免疫力了。小學生為了完成家庭作業,每天晚上熬到十一二點那都是常有的情況,更別說初中生和高中生了。可能唯一對作業還有點情緒的可能就是大學生了了,畢竟在許多人的觀念裡,我們辛辛苦苦熬了那麼多年,十幾年頭懸梁錐刺股的寒窗苦讀就是為了大學裡輕鬆一把的,你竟然還喊我做作業?

作業堪比“作孽”,美國大學至於嗎?

“好吧,看在你是老師的份上,看在我還是一個好學生的份上,就應付一下吧,按時上交已經是我最大的誠意了,如果再“雞蛋裡挑骨頭”非要拿我的作業上綱上線進行批評的話,那就是你不會做事了……”

儘管稍顯誇張,但是也能反映國內大學生對待課下作業的大概態度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最大的一個原因還是在於國內對待學生的考核方式的問題,我們國內學校對學生的考核基本上都屬於“期末考核制”,一個學生在這個學期是否能夠過關,最終是否能順利畢業,主要看他的期末考試成績,其實跟我們基礎教育的考核方式差別不大,真要說有區別的話,那就是大學的要求會更寬鬆一些,只要及格就好,對於學習自主性不強的學生來說,只要不耽誤拿畢業證,考六十一分,多一分都是浪費。要達到這個程度,只需要在考前臨時抱一下佛腳,背背重點,突擊一下就好了,至於平時的作業嘛,老師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是太過分,那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影響的。


作業堪比“作孽”,美國大學至於嗎?

但是如果那這樣的態度去對待美國大學的作業的話,那下場就會相當慘烈了。美國大學的平時作業是跟學分成績掛鉤的,很多學校平時作業所佔的分數甚至比期末考試還要大。所以如果哪個學生敢於放棄作業這一項的話,那麼他這門課基本上沒有通過的可能了。

因此,之所以我們會看到那麼多留學黨為了做作業叫慘,還有凌晨四點還燈火通明的圖書館,就是由於美國大學的“全過程考核制”。跟國內的學生只需要擔心期末不同,美國大學對學生學業的考核是貫穿整個學期的,不僅形式更多樣,頻次還相當多,這就導致學生要時刻保持緊繃的狀態,不僅要在課堂上好好表現,積極提問,參加討論,課下作業也是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的,根本不要想用應付的方式矇混過關,在美國教授那裡是不存在的,別說他們會對作業中哪些是真正出於你自己的觀點做重點考察,連作業格式、甚至一個標點符號他們都會揪著不放。


不僅如此,大部分專業不只有課後作業,還有課前作業,想要正常聽懂一節課,必須在課前要完成教授佈置的閱讀材料,幾十頁的英文材料裡,佈滿了艱澀難懂的專業詞彙,這些都需要你一個詞一個詞的啃,一旦你偷工減料的話,那麼下堂課你的狀態基本上就淪為全程在聽天書,老師講的內容聽不懂,同學相互之間的討論你也參與不進去,課後等著老師談話吧。

作業堪比“作孽”,美國大學至於嗎?

所以說,不要太過於迷戀電影裡的那些美國大學生周旋於酒吧等各種社交場所,成天就是參加有數不清的派對、活動……當然社交活動也確實不少的,畢竟該參加的實踐,該鍛鍊的能力也不能落下,只是這些的前提是你要把學業保質保量地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