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很多頂級名莊的歷史、葡萄酒的好年份甚至風土特色等都是葡萄酒愛好者樂此不疲的話題,而這一次我們將目光聚焦在酒莊的名字上,去了解那些名字裡的故事。

1

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

羅曼尼康帝酒莊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在風土至上、以地為王的勃艮第,酒標上的主角往往也是葡萄園的名字,DRC的酒標便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然而,在最顯眼的葡萄園名字之下,DRC的酒標上還存在著兩道不容忽視的簽名。這兩道簽名大有來頭,它們出自DRC兩位聯合莊主之手。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作為當今世界上“神殿級”的頂級酒莊,DRC也曾遭遇過劫難。1942年,因飽受戰爭的摧殘,德維蘭(de Villaine)家族不得已將DRC一半的股份出售給勒樺(Leroy)家族。此後,兩個家族各派代表出任DRC聯合莊主,共同打理酒莊。1974年至今,德維蘭家一直由奧貝爾·德維蘭(Aubert de Villaine)出任莊主,而勒樺家已經更換了數人。其中,亨利·弗雷德裡克·侯奇(Henri Frederic Roch)擔任聯合莊主的時間最長,在1992年至2018年的20多年裡,DRC酒標上的簽名都為他和奧貝爾所留。

2018年11月,亨利逝世。

2019年1月,拉露·比茲-勒樺(Lalou Bize-Leroy)的獨女佩林·菲娜(Perrine Fenal)接替亨利,與奧貝爾共同管理DRC,這也意味著她即將在DRC酒標史上留下屬於自己的一筆。

2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拉菲酒莊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拉菲古堡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1234年。現今酒莊178公頃的土地中,葡萄園佔107公頃。依舊採用與以往相同的簡潔圖案,酒款也一如既往的優雅、濃郁。作為拉菲古堡正牌酒,年產量控制在2至3萬箱在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瓶1787年的拉菲紅酒以10.5萬英鎊的高價拍賣,創下並保持了迄今為止最昂貴葡萄酒的世界紀錄。如同這個世界記錄一樣,自14世紀開始,拉菲古堡就不斷書寫著關於葡萄酒行業的神話。

3

Domaine Prieure Roch

皮耶侯奇酒莊

在中國,皮耶侯奇酒莊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菜刀酒莊”。而提到“菜刀酒莊”,除了其創始人亨利·弗雷德裡克·侯奇(Henri Frederic Roch)與DRC和勒樺(Domaine Leroy)兩大頂級酒莊的深遠淵源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酒莊那自成一家的酒標設計,這也是“菜刀酒莊”名字的由來。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菜刀酒莊”酒標的右側為兩個黃色的圈,分別代表了強大的自然之力與有限的人類之力;圓圈的下方是三個大小不一的紅點,象徵著各具特色的釀酒葡萄;而左邊被酒友戲稱為“菜刀”的綠色圖案其實是一種造紙材料——紙莎草葉,不僅象徵著葡萄園內的植物,還擔負著記載和規範人類活動的任務。這些簡易圖案的靈感來自古埃及關於釀酒的象形文字,寓意著酒莊秉承並踐行“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釀酒理念。

4

CHATEAU ANGELUS

金鐘酒莊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與酒莊名字相對應,金鐘酒莊的酒標為一口金色的大鐘。而酒莊之所以名字和酒標均與“鍾”有關,則要從三鍾經(法語名即為“Angelus”)禱告及酒莊葡萄園的地形談起。

三鍾經禱告始於15世紀,指的是在教堂於每日早、中、晚鳴鐘時,基督信仰者默唸或誦唸三鍾經,以感謝上帝庇護的一種儀式。

以金鐘酒莊葡萄園為中心,酒莊周圍的高處矗立著三座教堂,這獨特的地形宛如一個天然的“階梯式圓形劇院”,可起到擴音的效果。因此,每日的清晨、中午及傍晚,當三座教堂禱告的鐘聲響起時,在“劇院”的中央——金鐘酒莊葡萄園內,三座教堂清脆的鐘聲便歷歷在耳。此時,園內勞作的人們便會停下工作,並進行三鍾經禱告。


金鐘酒莊的名字便來自這每日三次的三鍾經禱告,而酒莊酒標上的大鐘也正是為了紀念禱告的鐘聲及禱告的時刻。

5

CHÂTEAU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

碧尚男爵酒莊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2012年起,碧尚男爵酒莊酒標上的名字從CHÂTEAU PICHON LONGUEVILLE,變更為CHÂTEAU PICHON BARON。

突出了 "Baron" 男爵這一詞。

碧尚男爵酒莊最值得一提的一任莊主無疑是Joseph de Longueville男爵。他在19歲接手管理酒莊產業,執掌大權長達71年,直到1850年,以90歲高齡去世為止。他一生中經歷了三次大革命,目睹了五個國王的朝代更替,見證了兩個共和國和一個帝國的盛衰成敗。他建立的這座酒莊產業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他去世後五年,酒莊在1855定級中被評為二級酒莊。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左為碧尚男爵酒莊新酒標

6

Chateau Margaux

瑪歌酒莊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酒標上的圖案為酒莊主建築,這座建築有“梅多克的凡爾賽宮(Chateau de Versailles)”之美譽。在法國,這是為數不多的一座新帕拉底奧(New Palladio)風格的建築。

7

CHATEAU MARQUIS D'ALESME

碧加侯爵莊園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碧加侯爵莊園由碧加侯爵建於1585年,並以侯爵的名字命名。此後的幾個世紀裡,酒莊輾轉經手到許多人手中。

更新了酒莊的酒標,舊版的酒標是一個倒置的馬蹄鐵,被認為是壞運氣的象徵,新版酒標是酒莊城堡的圖像。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左為碧加侯爵莊園新酒標

8

Chateau Beychevelle

龍船酒莊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據說這位公爵也是法國海軍上將,位高權重,他和他的妻子常常居住於酒莊內。龍船莊園臨近吉倫特河(Gironde),常有船隻經過。攝於上將威嚴,經過酒莊的所有船隻都需要下半帆以示忠誠和敬仰,並高呼“Becha vela(加斯科涅方言,意為“降帆)”,後來這逐漸演變為酒莊今日的法語名字“Beychevelle”。

而今,龍船莊園在中國的發展勢頭強勁,出產的葡萄酒備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而龍船莊園之所以在中國廣受追捧,除了酒莊本身葡萄酒質量過硬之外,酒莊那氣勢恢宏的龍船酒標也起到了很大的宣傳作用。

9

CHATEAU D'ARMAILHAC

達瑪雅克

CHATEAU CLERC MILON

克拉米倫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來自木桐羅斯才爾德集團旗下的達瑪雅克和克拉米倫,他們酒標上的設計都是來源於展覽在木桐羅斯才爾德葡萄酒藝術博物館的擺飾。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達瑪雅克酒標上是一幅稱作“Autumn II”的圖畫,這幅畫是以一尊17世紀的雕花玻璃塑像為藍本描繪的。克拉米倫的酒標上則是一個擺飾,出自17世紀德國的金匠之手,呈現的是兩個即興喜劇表演的舞者,上面還鑲嵌了寶石。

10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木桐酒莊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2

木桐酒莊最早被稱為“Motte”(Mouton),意為土坡。1720年,約瑟夫•布萊(Joseph de Brane)開闢葡萄園時確定了木桐的領地權。1973年,木桐酒莊正式升級為一級酒莊。木桐酒莊最大的特色是自1945年起,每年在酒標的上部用一幅藝術家的繪畫作品作為標籤。這成為木桐酒莊的標誌之一,使其成為了波爾多列級莊中最具收藏價值的葡萄酒。當然這也是木桐精明營銷手腕的一個代表。

11

Petrus

帕圖斯酒莊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城堡(Château)”也許是法國酒標上最為常見的字樣,實際上不少波爾多名莊內確實擁有氣勢恢宏的城堡建築,如波爾多左岸的瑪歌(Margaux)。不過,在葡萄酒世界中聲名顯赫的帕圖斯,其酒莊卻“簡陋”得出人意料:佔地面積非常小的帕圖斯酒莊,不僅沒有宏偉的城堡,整個酒莊“寒酸”到只有一個品酒室和一個酒窖,讓不少特意去參觀莊園的遊客大失所望。也正因如此,帕圖斯堅持不在酒標上使用Château字樣。

12

Chateau Cheval Blanc

白馬酒莊

葡萄酒名莊酒標背後的“愛恨纏綿”


白馬酒莊的酒標以白色為主色調,整體風格一如其酒款般精緻優雅。作為1955年聖埃美隆分級制度確立時便已被評為“一級A等”的酒莊,白馬酒莊自信地在酒標上標註著自己的等級。

13

Chateau Ausone

歐頌酒莊

歐頌酒莊作為同樣在1955年便已被評為“一級A等酒莊”,似乎並不關心等級,因為在其新年份的酒標上除了酒莊名、年份和產區等必要信息外,只簡單地印有酒莊建築圖和標註了酒莊擁有者伍迪埃家族(Vauthier Family),並沒有將等級標註在酒標上。

葡萄酒文化有著悠長久遠的歷史,是代表著各個地區文明與文化的產物。還有許多的酒莊精彩絕倫的故事等著我們去探索與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