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這段時間國外疫情很嚴重,有的國家甚至因此發生暴亂,那些曾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人,才真正體會到在中國,作為一箇中國公民有多幸福?

畢竟像祖國這樣,能免費為患病者治療的國家,真的沒幾個!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人大概真的只有經歷過才會珍惜眼前,比如經歷過貧窮的農民們,才懂現在的生活有多幸福?

今天就帶大家回憶一下,那些年農村貧窮時,農民非常節儉的4個方面,不知你們是否經歷過這些呢?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01衣:打補丁有點醜

在我爺爺奶奶們那代,農民們需要去搶工分,挖野菜,吃都吃不飽,更別提穿得有多好。

到了我爸媽這一代,農村也常能看到穿補丁衣服的農民。

其實我小時候也穿過打補丁的衣服,讀小學時,家裡四個孩子,一年只有過年才能買一套新衣服。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很多時候是弟弟妹妹撿哥哥姐姐的衣服穿,穿壞的就用其他布在上面打個補丁,遮住破洞的地方繼續穿。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所以哪怕很多衣服壞到穿不了,農民們也不捨得丟掉,為了到時候拿來打補丁修衣服。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讀書時穿的衣服放學回來也要換上補丁衣服去幹農活,有時上學穿的衣服穿壞了,父母會在上面打補丁,再不願意還不是要穿,被笑話總比漏著屁股好。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不僅是衣服,穿的鞋子也是,農村以前是買不起鞋子的,大部分農民都會自己買鞋底來自己做,上面用布做成鞋幫。

這種鞋子遇到下雨時候不防水,農村的泥巴路,走到學校就已經溼透了,夏天還好,冬天很多小孩都凍出了腳凍瘡。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有時小孩子腳長得快,鞋跟不上的話,就很容易戳破鞋尖,指頭會鑽出來,哪怕被笑話,小孩們也只能穿著等父母做好新鞋子。

打補丁在我的意識裡持續了三代,到我們這代好一些。

現在農村也鮮少看到穿補丁衣服的人,大家生活好一些了,一旦還有人穿補丁衣服,村裡人就會誇那家人勤儉節約,當然,也有可能是的確很窮,但現在已經是少數。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02吃:吃不飽是常態

小時候糧食產量不高,有幾年遇到荒年,乾旱,水稻收成不好,家裡沒糧食。

父母拿出了之前儲存的小麥打成麵條和麵粉度過了一段時間,到土豆成熟時,一家人就靠用清水煮熟的土豆度日子,沒有米飯和油,只有土豆和辣椒麵。

一年殺一頭年豬,但那時因為糧食少,年豬不大,像我家6口人,每年的糧食和油、肉都接不上。

糧食只能買一點,吃不飽是常態。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平時吃油,也只能用筷子夾一點放在鍋裡,煮到最後完全就變成清水,一點油都沒有。

所以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吃“刷鍋飯”,意思就是,炒菜之後沒洗的鍋,為了不浪費,農民會往裡面放點飯把鍋油刷乾淨。

比起沒有油水的飯菜,刷鍋飯已經很香了。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至於說吃肉,只有家裡有客人來,或者重要節日才能吃到。

小時候喜歡吃炒雞蛋,但只有家裡來客人才能吃到,可農村的小孩子往往是要等客人吃完才能上桌子吃飯。

能不能吃到雞蛋,就得看客人有沒有吃剩,如果沒剩,那隻能吃和雞蛋一起炒的青椒,有時還會拿那些剩下的油來泡飯。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很多時候農村的孩子是吃不飽的,以前二舅家的孩子更誇張,因為吃不飽,晚上等大人們睡覺了,就爬起來偷吃味精,想想也是心酸。

上學的時候,也會把家裡前一天晚上做的饅頭或大餅帶去學校,中午當午飯。

有時候沒有,中午就只能餓肚子,下午放學雖然餓,但一想到回到家能吃上飯就很激動地跑起來。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農民日常在外幹活是很消耗體力的,但吃不飽,農民大多是超負荷幹活,這也是農村胖子少的原因,很多都很瘦,這幾年相反,吃得好活少,農村很多人也發福了。

而農民的孩子因為吃不飽穿不暖,很多都是瘦小的,但他們大多力氣很大。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03住:會漏水的瓦房

以前,判斷一家人有沒有錢,就看他家房子,住大平房是有錢人,住茅草房是窮鬼,住瓦房的是一般人家。

我家以前住的就是瓦房,但因為換不起瓦,加上貓、老鼠之類的喜歡踢瓦,有的瓦片就不見了,一到下雨,瓦房就會漏雨進來。

屋子好幾個地方在漏水,要用臉盆罐子之類的來接住。

家裡進水是那些年農民住房的常態,現在大多都住進了平房,日子也更好了一些。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04行:農民的腿有多長?

我媽常調侃她們年輕時候走路是“打尿棒”,我一直不理解這句話,只知道是形容走得很快的意思。

那時一家能有得起一輛馬車已經很不錯了,大部分農民只能靠走,不管是去買東西,還是運送農作物,農民都只能兩條腿走過去。

小時候就試過揹著一揹簍的玉米爬坡、下坡,腿都快斷了的感覺,哪怕現在,很多耕地也還沒通路,農民還是得靠體力來完成農作物的播種和收割。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趕集的話,如果離的遠,大多農民都是一年只上街幾次。

後來從馬車,到自行車,可自行車對於農村的泥巴路來說,並不實用。

再後來有了摩托車,農民們的出行變得更方便一些,然後是三輪車、四輪車......

窮時,農民的腿特別長,能走好幾個小時,但那時候的農民身體卻大多很好。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現在農村的生活富足起來,人們不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過度節儉,但也大多不會鋪張浪費。

回想起那些年度過的貧窮日子,會感傷,會心疼好幾代農民,但他們也曾快樂過,苦中作樂,知足常樂。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或許農民一直走在世界的最末端,他們文化不高,不時尚,不懂生活,但他們堅強有毅力,不放棄,敢於在平凡中努力拼搏,難道不值得點贊麼?

農民窮時有多節儉?城裡人笑他們土,但活下去才能體會今天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