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桃花


煙花三月:桃花


絕句:桃花(一)

文/溪橋煙柳

一片桃林正盛開,遊人多少看花來。

斷腸試問春深處,幾個憐惜幾個哀。

������

【絕句:桃花簡析】

一片桃林,淺紅夭紅的桃花開的正豔,遊人乘著春光明媚的天氣,紛紛賞花而來。

試問暮春來到的時候,春風吹過,桃花紛紛墜落,那個時候,又有幾個人憐惜幾個人悲傷呢……

������������������������

絕句:桃花(二)

文/溪橋煙柳

碧水潺潺溪畔東,尋幽信步趁和風。

桃花掩映垂楊處,搖曳青絲見嫩紅。

������

【絕句:桃花詩詞簡析】

走在僻靜的林蔭道上,溫暖的春風徐徐吹拂,站在小溪邊上,看著碧綠的溪水東流,潺潺的歌唱,心情好不愜意。

放眼望去,只見喜人的桃花被垂柳掩映,一陣和風吹過,柳絲如青春窈窕少女,婀娜多姿搖曳輕舞,我於青絲縫隙處可以窺見樹樹桃花正開的嬌紅……

������������������������

七律•寄意春花

抓把春風撕塊雲,潤滋桃李已芳芬。

燃燒肆意團團豔,漫灑疏狂簇簇欣。

骨裡嬌柔香滿袖,情中崇尚愛盈裙。

題詩願作珍珠嵌,慰撫擎杯醉遠君。

������

拙作淺析

借景抒情、託物詠志是詩家常用的藝術手法。寄意春花,從詩的標題上看,這首詩屬於後者。

開篇採用擬人語句,把原本是季節推移,自然界的變化形象生動的突現了。寫人的願望和掌控,確有玄妙之處!接著含蓄描摹了春花爛漫。

������

由燃燒(色彩)到漫灑(情態),肆意、疏狂,團團,簇簇錯落有致,五彩繽紛,引人入勝。頸聯則側重寫人的感受,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現象到實質。花的豔麗之中也蘊含俠骨柔情,(嬌柔)從而油然而生敬意,(崇尚),香滿袖,愛盈裙,羨慕喜愛表達的淋漓盡致。

������

最後筆鋒一轉,作者願意把它賦詩,寄給遠方的親人好友,言比為珍珠也不過,花似珍珠,詩似珍珠融合一體,告訴我們欣賞的同時,吟詩作賦才是夕陽之樂!

������������������������

七絕.黃山雜詠(新韻)

張傑

黃山之邀

王忠待我亦情真,誠摯之邀幾度聞。

只可遂了南赴願,心安不枉教書人。

登望月閣

一路攀爬是我師,七層名塔古今知。

高端極目平心望,千載春城醞蛻思。

青弋江

青弋江流透遠寒,桃花未綻意方酣。

李仙水路吾行走,今古何來共異天。

迎客松

迎客千年有此松,清風矗立友諧同。

攀爬輾轉雙足苦,只為親瞻近壁容。

������������������������

題記

受學生王忠之邀,到黃山一遊,得數支小詩,錄此。

(二)望月閣,又名國粹樓。望月橋為拱形踏步石橋,全橋用厚青條石鋪 成,欄杆為青石浮雕欄杆。站在橋上望月,可以望見三個月亮-一個月亮在天,一個月亮在水上,還有一個月亮在我們的心上。望月望月橋與依水而建的望月閣相映成趣。高37米,為7層古塔。登上閣樓,古鎮美景盡收眼底。

登斯樓也,有江南美景盡覽之感。亦有古今之嘆。

������

(三)乘舟遊覽青弋江,有一種從李白對接的感覺。河岸就有李白和汪倫的塑像。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彷彿聽到了那響徹雲霄的歌聲。看到了汪倫依依揮手作別的情景。

我與李白、青弋江同處一個時空。

������

(四)迎客松在黃山玉屏樓左側、文殊洞之上,倚青獅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地徑75釐米,枝下高2.5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黃山“四絕”之一。 真乃奇景也。觀之震撼不已。見此奇樹,不虛此行也。

#

煙花三月:桃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