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和男孩有不同,父母養育不能“一視同仁”,要按性別區別對待

女孩和男孩有不同,父母養育不能“一視同仁”,要按性別區別對待

導語:家裡同時有女孩和男孩,有的父母對兩個孩子的養育,沒有意識到女孩和男孩的不同,很有可能讓男孩變成“娘娘腔”,提醒父母在養育孩子時一定要按性格區別對待。

女孩和男孩有不同,父母養育不能“一視同仁”,要按性別區別對待

同事說她一個朋友家的兒子從小就當女孩子養,之前大家聚餐的時候,別的小男孩兒都聚在一起玩兒,她家兒子就在媽媽眼前,跟個小女孩兒似的“很貼心”。

在行事上也跟個女孩子似的,同時礙於面子不好說什麼,但是看不慣她對兒子的行為。

老公說他小的時候,因為他哥是男孩兒,盼著老二是個女孩兒,但是生出來一看又是男孩兒,就把他當女孩兒養了好長時間,給他穿女孩兒的衣服。平時還愛跟他叨叨婆媳的事兒,有的時候我就覺得老公像個女的時候,愛叨叨。

還有的時候我們看到,小女孩那小男孩的小jj感到好奇,家長很尷尬,孩子的行為很正常,不過這也提醒家長,應該在養育男孩女孩的過程中要區別對待。

女孩和男孩有不同,父母養育不能“一視同仁”,要按性別區別對待

男孩和女孩有不同,父母不能“一視同仁”

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父母都不在意男孩、女孩心理上的不同,認為小孩子很單純,不會有什麼想法,父母讓他怎樣他就怎樣。

男孩子好動,精力旺盛,喜歡用身體語言解決問題,而女孩子細膩、敏感、傾向於某種關係,善於交流。

對於男孩兒和女孩兒不能夠一視同仁,應該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有側重點,對男孩子應該讓他多運動,鼓勵他探索,培養他的勇敢剛強性格。對於女孩子應該多給她鼓勵,多聽聽她的內心。

之前有過這樣一個報道:有媽媽帶著小男孩兒去公共澡堂洗澡,但是被經理攔住不讓小男孩進入女性澡堂,這個話題一度上了熱搜,雖然在媽媽眼裡小男孩兒是個孩子,但是對於別的女性來說,他是異性。經理的做法,從這一點考慮也沒有錯。

三歲開始應該對孩子進行性啟蒙,這是為了避免孩子性格出現偏差,要告訴孩子男孩兒和女孩兒的差異,同時要告訴他們要保護自己。

女孩和男孩有不同,父母養育不能“一視同仁”,要按性別區別對待

對於有男孩和女孩的家庭,在養育方式上,要按性格區別對待

1、父母以身作則

首先父母要從自身做起,比如孩子洗澡,應該同性幫著洗,爸爸給男孩洗澡,媽媽給女孩洗澡。最開始的時候我也沒在意,後來有一次看到黃磊給女兒洗澡引起熱議,在那之後我就注意著了,告訴老公我給女兒洗澡的時候,他不要參與。

另外爸爸一般愛在家裡不穿上衣,尤其是夏季,這一點也該注意,不管家裡是男孩還是女孩,如果爸爸不穿上衣的話,孩子也會跟著學。

父母也不要守著孩子換衣服,雖然是父母,但是也應該注意性別意識。

2、尊重孩子的個性特徵

一說到男孩女孩,我們不自然的就會想到他們各自的特徵,男孩子好動,女孩子好靜,我們就應該鼓勵孩子遵從自己的個性特徵,而不是嫌棄孩子亂動而阻止他,孩子不是機器,在成長的過程中應該多活動才有利於成長。對女孩子要體察細微,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及時排解小情緒,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女孩和男孩有不同,父母養育不能“一視同仁”,要按性別區別對待

3、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意識

很多家長給男孩子穿女孩的衣服,還扎小辮子,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爸爸抱著扎辮子的孩子轉了一圈,如果不看到特別處,根本不知道是個小男孩。男孩子就是男孩子,女孩就是女孩,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意識。

有說法孩子在5歲之前會形成自己的性別意識,所以父母應該抓住這段時間培養孩子正確的性別意識,其實該從3歲進行性啟蒙。

對於小男孩,應該讓他意識到男孩子應該勇敢、自信、堅強、寬容等,而不是婆婆媽媽,不要給男孩子灌輸過多的瑣碎事。

對於小女孩,可以給她扎小辮、穿裙子以此來讓她辨別自己的女性性別。

有的家庭給孩子穿異性孩子的衣服,無非是覺得扔了浪費,但是你為了省下衣服錢,卻忘了孩子性別差異。

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應該有男女家庭同行,孩子想上廁所的時候,男孩去男廁,女孩去女廁。有的家長覺得沒事,會把小男孩領到女廁所,但是如果讓小女孩去男廁所你肯定不幹,同樣的道理,對小男孩也應該注意這一點。

父母在生活中把男孩、女孩區分開,不但有利於寶寶性別認同,也能預防“性倒錯”等心理疾病。

女孩和男孩有不同,父母養育不能“一視同仁”,要按性別區別對待

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娘娘腔”男孩,這與父母的養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正常、健康成長,父母一定要對男孩、女孩區別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