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尊重祖國,學會尊重人民",這句話值得諸位深思

昨天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利亞·扎哈羅娃在提及到近期她受到很多上世紀末期俄羅斯衰敗之際跑到國外的俄羅斯有錢人的請求信息,希望俄羅斯能夠將他們在西方疫情嚴重國家的家人"接"回來。俄羅斯的這位美女發言人呼籲"那些平常只考慮自己,遇事才想起國家的海外俄羅斯人從最基本的善事做起:學會尊重祖國,學會尊重人民"。

"學會尊重祖國,學會尊重人民",這句話值得每一個海內外的中國人深思。

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張有關人性的答辯卷,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政治體制的優越性,積極動員全國民眾,眾志成城共同應對疫情,打贏了這場"阻擊戰、總體戰";中國民眾積極配合政府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宅在家",活活的耗死了新冠肺炎,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國外早先的傲慢與輕視,成為當前疫情爆發式發展的罪魁禍首。

疫情爆發之際,國內外中華兒女自發的組織起了一場空前的抗疫援助行動,在國內醫療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以N95、3M醫用口罩、普通防護口罩、防護服等抗疫戰略物資大批的從國外送回國內,很多海外華人、華僑是自己高價買來的援助物資,成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張靚麗"名片"。來自華人、華僑的無私援助,這一份恩情,淚目了很多萬千國人,將被永久的銘記。但是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原來的"高危區"成為國際上僅剩的"安全區",疫情之初跑到國外的、身處國外疫情重災區的一些民眾開始擠破腦袋的往國內湧,也不乏一些隱瞞病情不擇手段的,將人性的善與惡彰顯的淋漓盡致,在國內輿論抨擊的時候,還一臉的委屈,試問,委屈何在?

就在針對外來疫情輸入問題上,國內產生了完全不同的兩種觀念,在這場網絡辯論會上,道德綁架這個耳熟能詳的現象再次出現,其中不乏一些國內的"公知"。諸如疫情之初海外華人華僑積極援助國內的事蹟被人故意放大,以偏概全的認為這是海外人員回國的合理理由,甚至出現了"要求國家包機接回英國1.5萬留學生"的非分要求,之所以稱為非分要求,因為提出這一要求的原因是"18萬的回國機票太貴了";試問,能夠承擔起一年上百萬的留學經費,卻承擔不起18萬的機票錢,道理何在?

細究國內輿論有關輸入性疫情的擔憂,主要來源於一小撮回國人的"道德行為",諸如"我要喝礦泉水,我要人權"、哭訴回國經歷,"我是國外回來的"、大鬧機場辱罵機場防疫人員的"白痴女"以及一些不按規定居家隔離的外籍人士以及華人、華僑等等,這一小部分道德低下的人,用自己的任性壞了"一大鍋湯"。有部分公知站出來"討公道",用自己年百萬收入的水平蠻橫要求民眾接受高收入帶來的高價值生活觀,一瓶礦泉水對於他們來說不就是一塊錢或者四五塊錢,但是很多農民一年也喝不上一瓶礦泉水,不覺得這種要求"太過分了"。

這就是赤裸裸的偏見,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偏見,是非公道自有公論,還輪不到一些公知來"討公道",不客氣的講這是"赤裸裸的博關注,毫無道德底線可言"。海外留學生、華人、華僑為國內抗擊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但這個貢獻不涵蓋所有的人,因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向國家提出無理由的"非分之想",需要認清點和麵的關係,放下偏見。西藏電視臺主持人用"國家建設沒有你,萬里投毒你最積極"概括了這一小撮人,這句話引發一部分公知和網友的批評,理由是作為國家媒體,不能直接這麼講,不管事情對錯如何。回到上述的邏輯中,這句話可以直接理解為特製那麼"一小撮人",但很多人以偏概全將這句話用到所有歸國人的身上,和民眾玩了一場文字遊戲,因為中華漢字博大精深。

同樣和國內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情案例,俄羅斯人提出了"學會尊重祖國,學會尊重人民"的理念,是不是中國人也應該深刻的理解和反思一下這句話?只知道國內安全,那是中國政府和人民歷時兩個多月艱苦奮戰而得來的,國內疫情控制了,回國就是理所當然的嗎?何時考慮過在過去兩個月中,有多少的逆行者在抗疫前線用年輕的生命在拼搏,回國後種種劣跡,哪裡能夠看到對於這些逆行者的尊重?對於國家的尊重?對於流淌在身上的中華民族血統的尊重?哪有對14億中國民眾的尊重?

小孩都知道"尊重別人,才能換回別人的尊重"這個簡單的道理,然而總有那麼一部分人連這個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那麼您有什麼資格要求國家、民眾呢?放下"國外月亮總比國內圓"的傲慢和偏見,中華民族正在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國家會越來越強大,尊重祖國、尊重人民,才能得到國家的庇護,國家是每一個人最貼心的"家園"。學會尊重國家、學會尊重人民,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底線,身在海內外的每一個流淌著中華民族血液的人都需要深刻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