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堂啟動心靈的在線課,給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蘇霍姆林斯基提到:“我們內心中應當對人,對他身上的良好開端具有無限的信心。”告訴我們要相信孩子,相信人!

我國現在社會正處在轉型時期,社會上各種思潮影響到青少年的思想,因此現在青少年的思想有點混亂,出現了不少問題。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仍然要堅信每一個孩子的天性純良,都是要求上進的,都是可以教育的……只有有了這種信念,才能做好教育工作,我們把這種信念概括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一、缺乏愛的教育,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1、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缺乏的人,大多是和童年的家庭生活有關。小時候沒有在家庭中得到足夠的關心和愛,導致內心十分缺乏安全感,長大以後走進社會,後遺症就會慢慢出現,總是害怕被拋棄,所以面對愛總是患得患失,很難把握住真正的幸福。

用一堂啟動心靈的在線課,給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2、不願意與他人接觸

不喜歡與他人接觸,喜歡宅,喜歡看言情劇,羨慕和嚮往劇里人物的生活,但對現實生活缺乏激情和動力。把情感和嚮往寄託在虛擬生活中,對真實生活不感興趣。

3、自卑且敏感

身邊有人愛的人,心態往往更加平和,能夠容忍一些人的無端攻擊。但是缺愛的人,在成長期間,缺乏足夠的關心和照顧,往往會產深深的落魄感和自卑感。他們敏感脆弱的心,受不得一點點的傷害,因為他們本身已經受到了很多的冷漠和忽視。

用一堂啟動心靈的在線課,給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4、非常依賴別人或者十分霸道,性格極端

這種類型的人,如果喜歡上一個人不是把自己完全託付,就是獨裁統治,面對感情不成熟、不理智,容易讓人排斥。同時,他們做事和說話自保性、攻擊性也很強,性格極端。

5、畸形早熟

對於這些缺少關愛的人來說,在脆弱的年紀沒有得到該有的關心,在他們的內心封閉的時候,他們會像一個帶刺的刺蝟,聽不進別人的建議,把自己的外在表現的足夠成熟,以此來掩飾自己的空虛

用一堂啟動心靈的在線課,給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當然,缺愛孩子的行為表現遠不止以上幾點,大人要及早發現,及時補救和引導,如果聽之任之,那後果不堪設想。孩子一旦形成固定的對人和事的態度或成見,再想挽回,為時已晚。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二、培養有愛的孩子,需要用“愛”來澆灌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把這份“愛”承擔,更有責任把它傳遞、發揚!以下是疫情期間我們的真實課堂,請看我們如何為愛“唱”響:

用一堂啟動心靈的在線課,給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1、永葆童真

一開始,欣賞外教親自錄製的小視頻,瞭解疫情全球蔓延開來,遠在大洋彼岸的人們,即使被“困”在家,生活也照樣豐富多彩!

視頻中,外教Emily展現了她和家人,尤其是和小外甥、外甥女的日常生活狀態,比如:教他們學習外語(中國話)、午睡、用蠟筆畫畫、學理髮、做點心、教他們餐桌禮儀、發呆、玩樂高、做運動、讀繪本、搞音樂會、彼此分享、彼此珍惜……

在輕鬆愉快中,同學們不僅瞭解了外教的生活近況,還明白了即使身處苦難,依然保持樂觀狀態,特別是當孩子們一出來,那天使般的面孔、那明眸善睞、笑的那樣天真無邪、燦爛無公害……我們也對著鏡頭,跟著他們一起,“傻傻”地笑起來!

記得李鎮西老師曾說過:“最好的教育莫過於感染”

,我希望我和我的孩子們帶著這種狀態,永葆童真、笑對未來……

用一堂啟動心靈的在線課,給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2、懷有期待

接下來,是我們的“疫情專題”,說實話,經歷了上週的尷尬,我心裡有些忐忑,擔心無人回應,擔心“石沉大海”,但我還是希望他們自己能站出來!

雖然說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但我願意守望、始終期待、靜待花開……想到這兒,我抬高聲調:“關注疫情,有話就要大聲說出來,誰來說一說‘你’眼中的世界?”

令我沒想到的是,竟然有三名同學“冒”出來,而且不是經歷了漫長的等待,我喜出望外,滿懷期待……

然:近日,意大利地鐵站附近的小區響起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並有人大聲高喊“Grazie Cina!”,表達對中國的感謝,我特別有自豪感!

程:經歷了這次疫情,我變得更加勇敢,學會了一些新技能,比如做飯,而且更加的獨立。

哲:巴基斯坦已經向中國捐了很多很多口罩、防護服和手套,進一步加深了中巴兩國友誼,其他國家也許有10塊錢,卻只願給我們1塊,但巴基斯坦即使只有1元,卻願意全部捐出,一分不剩,我認為巴基斯坦才是值得交的真朋友。

聽著孩子們娓娓道來,說實話,我激動地眼淚差點留下來:“很有想法,相當精彩!”

現在想來,仍心潮澎湃,同時,也讓我記起這樣一個小故事:

在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位男士在海邊散步,注意到沙灘的淺水窪裡,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捲上岸來的小魚。

被困的小魚儘管近在海邊,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然而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小魚就會乾涸而死。

這位男士突然發現海邊有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從淺水窪裡撿起小魚,扔回大海。

男士禁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窪裡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回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撿起一條魚扔還大海……

用一堂啟動心靈的在線課,給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小男孩救小魚的故事,令人深思,耐人尋味:教育,不僅僅是對知識的學習,更重要是對生命的尊重。我們傳達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

同時也告訴我們,教育之“育”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讓學生擁有“這條魚在乎”的美麗心境。

傳遞一份善念,懷有一份期待,我願永遠做那個“小男孩”!

3、欣賞美好

對於一些孩子的筆記,我好言相勸、我展示樣例、我耐心指導、我發過脾氣、我心有質疑、我垂頭喪氣……有時覺得自己努力到無能為力,甚至有時想放棄!

但想到朱永新老師的這段話:“中國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剛式的斥責和鞭撻,雖痛快卻無濟於事。對於中國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動與建設,只有行動與建設,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顛覆性的批判與重構。”我心生歡喜!

“哀,莫大於心死”!只有心存美好,才能遇見美好。經過查找、比較,我發現“康奈爾筆記法”比較好,遂決定介紹……

鏈接了介紹視頻,孩子們拍手叫絕,說這種方法簡單高效、清晰明瞭,最主要的是,畫面感好。原來,解決問題才是王道!

一堂充滿愛的在線課,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只要我們意識到了,並開始行動,相信美好,就會遇到美好,正如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用一堂啟動心靈的在線課,給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用一堂啟動心靈的在線課,給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如果對你也有所啟發,歡迎關注我 一起聊聊教育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