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前幾天,深圳壹地產姊妹號【灣區壹地產】首發了兩篇深圳擴容猜想的文章,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


部分網友認為在特區40週年的關鍵節點,政府肯定會給深圳派送大禮包;部分網友認為深圳現在談擴容為時過早。


認為會擴容的網友對具體擴容片區的猜想也意見不一,有人說會擴東莞,有人說會惠陽、大亞灣,有人說會飛地擴“河源”。


總之,眾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


但是,深圳擴容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假如要擴,具體會擴哪裡?現在是出手買臨深的好機會嗎?


01

圍觀人數超14萬,評論超400條

這場高峰論壇引爆網絡


為解答眾人心頭的疑問,探討灣區城市發展格局,3月27日,深廣電壹深圳、深圳壹地產、灣區壹地產強強聯合,在深圳廣電集團壹深圳演播廳舉辦了《深圳向東,惠灣機遇》——時代新格局•惠灣價值高峰論壇。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論壇採用線上直播,聘請了在業內極具權威的三位專家: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深圳市經濟學會副會長、深職院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鄧志旺,深圳壹地產總編輯、文傑淘樓創始人陶文傑,從多個角度對相關話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作為深圳全面復工後,為數不多的探討灣區城市格局的直播論壇,活動引起了很大反響,實時在線人數超14萬,可謂刷爆網絡。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而且各位專家觀點觀點新穎,見解獨到,對灣區格局和樓市剖析精準犀利,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留言互動超400條


筆者對專家演講內容進行了梳理,發現有三大核心觀點,極具參考價值。


02

深圳會擴容嗎?怎麼擴?


核心觀點一:假如深圳擴容,無論是“硬擴容”還是“軟擴容”,惠灣都或將成最大贏家。


坊間關於深圳擴容的呼聲由來已久,但是深圳當真有擴容的必要嗎?


對此,鄧志旺老師表示:深圳在過去40年,經濟總量增長了整整一萬倍。人口總量增長超過了60倍,人口密度達到了2萬人每平方公里。


快速發展之下,深圳出現了高密度+高房價+高租金+低配套+低供給的“三高兩低”問題,城市空間發展已經難以為繼,擴容迫在眉睫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宋丁老師也表示:深圳擴容一直是有機會的,政策層面要國家決定,但是從合理性、必然性、趨勢性來探討,是不可抗拒的。


那麼,深圳假如擴容,會怎麼擴?


鄧志旺老師認為:擴容有兩種可能的途徑,一是“硬擴容”,把臨深片區併入,增加深圳的轄區。二是“軟擴容”,通過規劃都市圈的方式,實現深圳跟周邊城市的同城化。


今年2月28號,政府提出要加快編制深圳都市圈規劃。這個規劃不僅規劃層次高、進展快,而且規劃範圍很明確,以深圳為中心規劃了3+2城市群,總面積達到了15800平方公里。


在這個都市圈內,真正的核心區是以深圳為中心,向周邊延伸50公里,覆蓋東莞市中心、惠州主城區的1小時交通圈。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雖說同時覆蓋了東莞、惠州,但其實

不管是“軟擴容”,還是“硬擴容”,主要方向還是惠灣


這是因為,一方面惠州比東莞的土地資源豐富;另一方面惠州地處深汕合作區和深圳之間,是深圳向東拉通高鐵、地鐵等交通的必經之地;而且深圳和惠州之間的產業是錯位發展,沒有競爭關係。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陶文傑老師認為,擴容有三種可能性:小擴容、中擴容、大擴容

小擴容即前海擴容,基本已板上釘釘,宣佈只是時間問題。


中擴容主要是納入臨深的東莞、惠州的一些區域,向西是長安、虎門,向北是鳳崗、塘廈、松山湖,向東就是惠灣(惠陽、大亞灣)。


至於哪些區域可能性比較大?從發展空間上考量,惠州對深圳的意義更大一些,因為它有土地、有發展空間。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從現實交通考慮,惠州本身有惠州南站、惠東站,還有深圳地鐵14號線和16號線的延長線,交通條件比較完善。


從城市發展角度考慮,深汕合作區和深圳之間剛好隔了惠陽、大亞灣和惠東這幾個區,假如深圳未來向東擴容,把這幾個區覆蓋進來,也更利於各個區域的聯合發展。


綜合考慮,假如深圳未來要擴容,最有可能的就是向東,擴到惠陽、大亞灣,甚至長遠來看,擴到惠東這個區域。


大擴容,長期看,是深莞惠大都市圈全部納入深圳,甚至包括深圳直轄,但是短期不具備這個條件,長期可以討論。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宋丁老師認為,深圳擴容,往南(香港),向西(要填海)是擴不了的,只有往北和往東,北是東莞,東是惠州。


但是東莞也只是一個巴掌大的地方,這40年也是高密度發展,假如真被擴進來,深圳處理起來難度非常大,所以

對深圳來講,未來資源配置最合理的方向就是往東擴


不難發現,三位專家觀點基本一致,即深圳存在一定的擴容可能性,而且假如擴容,東擴概率最大,尤其是惠陽、大亞灣這部分區域。


03

時代新機遇下,買房如何佈局?


核心觀點二:深圳大都市圈的構建、深圳擴容概率以及濱海旅遊度假經濟的發展下,買房佈局的最佳區域是臨深、及惠州濱海片區。


陶文傑老師認為,綜合考慮,惠灣區域是大家佈局的最佳選擇,有5點原因:


1.惠灣擴容的可能性比較大;

2.惠灣不限購,好上車;

3.惠灣價格低,想象力大。單價才1.4萬/平左右,比鳳崗、塘廈、長安這些臨深片區低了一大截,更有空間;

4.惠灣交通發達,高鐵、地鐵都有,通過高鐵可以直達廣州、香港。

5.就算拿掉擴容的概念,惠灣本身的產業帶前景和規劃也很好。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關於第五點,最重要的是,惠州提出了一個惠州灣的概念,並進行了大手筆的規劃。


惠州灣就是惠陽、大亞灣和惠東稔平半島這一片,這裡有有一個重點區域,就是稔平半島上的濱海新城先導區


這裡產業規劃很好,資源非常獨特,有山有海有湖有林,類似深圳的深圳灣、前海灣,目前房價水平在1.4萬/平。


而深圳灣、前海灣目前二手房的最高價格可以賣到30萬/平,大體上是15-20萬/平,比惠州灣貴了10-20倍。


注意,這個10-20倍的價差,就是歷史給予的機會

。在大灣區的背景下,所有城市未來都是全球一流城市,這個差距當下不是太合理,無論擴不擴容,都可能會出現補漲,希望大家能夠抓住。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圖源陶文傑老師PPT截圖


宋丁老師認為,惠灣產業本身就非常強,現在已經有非常多的國家戰略性的重大產業,包括石化、港口、碼頭產業等。隨著東進的發展,這些產業會進一步擴張,資金、人口會進一步集聚,東西不平衡就會逐步縮小,兩個海灣的價差也會縮小。


而且這次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居住理念和購房偏好,對於在深圳的人來說,以後5天在城裡上班,2天到郊外度假,這種5+2的休閒浪漫的鐘擺式生活會成為體面和健康的代名詞,惠灣就是一個很好的第二居住選擇。


鄧志旺老師認為,從交通佈局上看,惠灣機遇也很大。深圳年底5條城軌將要開工,分別是深汕高鐵(深圳—汕尾)、深惠城際鐵路、深大城際、龍崗到大鵬的鐵路、穗深城際。其中4條都向東,意味著深惠同城的時代已經開啟了


而且,隨著交通聯繫的進一步加強,在深圳第10區和第11區之間(深汕合作區)的惠灣,某種意義上說,將成為深圳的10.5區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04

剛需上車機遇來了

買房看準5大優先


核心觀點三:黑天鵝蔓延,全球大放水下,現在是剛需買房的最佳時機,但要選擇優質物業。


陶文傑老師認為:當下,全球疫情肆虐,美股連續4次熔斷,股市暴跌,美國、德國、韓國都出臺了救市政策,這場危機,可謂百年難遇。


那麼,我們每個人該怎樣來保衛自己的資產?答案很簡單,買房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經濟前景不太好的時候,房地產市場表現反而比較好。這是因為決定樓市短期走向的最核心因素是兩個,一是貨幣因素,也就是流動性因素;二是樓市調控因素。


今年這種史詩級危機導致的是史無前例的救市,所以流動性方面,短期是非常寬裕的,接下來為了穩定經濟,自然要穩樓市。


我判斷樓市的政策,至少比2019年會寬鬆一些,尤其是內地的一些城市。所以無論是流動性還是樓市政策,在2020年都利好於樓市。


但是買房不能亂買,佈局灣區,在具體的物業選擇上,要牢記五個優先


第一,優先擴容可能性大的區域。第二,優先單價比較便宜的區域。第三,優先有高鐵站的地方。第四,優先地鐵節點。第五,優先大品牌、大社區、大配套、稀缺資源。


當然最後一點要提醒大家,買房要做中長期的打算,萬一短期沒擴容,買的片區本身也要有產業支撐,有漲幅前景。


專家權威解讀:假如深圳要擴容,這個方向最有可能


05

峰會觀點總結


1、迫於目前的城市發展壓力,深圳存在擴容的合理性和可能性,長期看,概率比較大。


2、深圳假如擴容,東擴概率最大,尤其是惠陽、大亞灣這部分區域,因為有土地、有空間、有交通。


3、惠灣有一個重點發展片區——稔平半島上的濱海新城先導區,這裡有產業、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深圳的深圳灣、前海灣的房價水平差了10-20倍,這個價差是購房者的機遇。


4、黑天鵝蔓延,全球大放水下,貨幣政策和樓市政策都會放寬,利好樓市。


5、選擇物業要遵循5個準則:一要優先擴容可能性大的區域;二要優先單價比較便宜的區域;三要優先有高鐵站的地方;四要優先地鐵節點;五要優先大品牌、大社區、大配套、有稀缺資源的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